國電南瑞、長園集團、理工監測等企業發布三季報。作為典型的二次設備龍頭,理工監測明顯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提速。前三季度歸屬凈利潤同比提升48.83%,基本維持了上半年的高增速;同樣經營二次業務的長園集團雖受去年出售金融資產影響,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74.50%,但其第三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基本每股收益增速仍達到40.41%。由此基本可以推斷,相關電網自動化設備生產企業三季度整體經營情況將較為樂觀。而國電南瑞業績則平穩增長。前三季收入同比增長21.15%至34.33億元。
本次編輯總結了國電南瑞、國電南自、許繼電氣、四方股份、長園集團、積成電子、萬利達、金智科技、中元華電、理工監測、科大智能共11次設備(變電站繼保綜自類為主)上市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及預報,數據均來源于互聯網。
市場情況
智能電網全面建設 推動輸配電設備升級
未來五年中國智能電網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并驅動一次設備領先企業積極與二次設備領導企業合作,打破分割的行業格局,形成明確的一二次設備融合特點。同時,我國輸配電行業面臨從單機向組合、成套設備供應升級的趨勢,未來EPC需求也將有所提升。而隨著行業市場容量的飽和與產能過剩的壓力引導,中國輸配電設備制造企業發展海外市場勢在必行。
過去兩年,我國輸配電行業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利潤下滑、市場飽和、產能過剩、增速趨緩的“痼疾”,而在未來幾年,中國傳統輸配電設備生產行業還將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發展海外市場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劑良藥。
客觀上講,2010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制造業大國,在理念的中國企業500強當中,制造業企業占有60%左右的份額,是我國大企業的主體。但是我國制造業大企業在創新研發能力、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創立全球知名品牌以及引領行業發展的能力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對輸配電設備制造商來講,智能電網建設不僅是一次促進產品技術提升的機會,更是一次產品整合與改革的機遇。因為智能電網建設要求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做到對設備狀態的完整把握。這樣輸配電設備中的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的界限將不明顯。未來在一次設備里,將含有部分二次設備的智能單元,二次設備的部分功能將轉移到一次設備之中,融合為更為集成化的智能單元,將打破現有設備制造企業的市場格局。
研究機構預測,中國輸配電行業近年來增長快速,未來5年內處于黃金時期、發展潛力巨大,2015年規模將接近3200億元,達到歷史高點。但隨著滯后的電網建設部分逐漸被彌補、行業規;鶖抵饾u龐大,增長速度逐步放緩,2015到2020年市場達到頂峰后逐漸萎縮,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0.3%。就細分市場來看,輸配電設備三大細分目標客戶市場中,電源客戶市場占比將持續下降,而工業客戶將在未來占據更重要的地位。(下轉11家上市巨頭企業第三季度業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