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勝不算勝,明天勝不算勝,永遠勝才算勝”,這是廈工楚勝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名字的含義。 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廈工楚勝的實力日漸增強。廈工楚勝公司的罐式車和消防車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產品不僅在國內占據相當的份額,而且還成功進入國際市場,今年廈工楚勝出口的訂單量占總銷量的50%以上。在我國專用車行業,廈工楚勝被看做“高、精、專”類型專用車企業的代表,是民營專用車企業的典范。 廈工楚勝怎樣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為一個擁有較強技術實力的企業?它又是如何將產品成功推向國際市場?廈工楚勝公司總經理徐正剛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 在采訪開始時,徐正剛反問記者:“你思考過沒有,為什么有些企業做得非常成功,能開連鎖店,而有些企業最后關門?”這也是2000年中山大學的學生來企業調研時他給學生們出的一道題,當時他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希望楚勝能一直強勝下去。 10年后的今天,徐正剛已經找到答案,即成功的企業必須具備專業、專心、擁有足夠的研發能力三大特點。在他看來,失敗的企業不外乎是把目標定得太大,將創業的過程想得太簡單,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一旦失敗又將原因歸結到別人身上,沒有意識到失敗的關鍵原因在于企業自身缺乏內涵。 質的飛躍 翻開廈工楚勝的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廈工楚勝走過的每一步。 建廠10年,廈工楚勝經歷了基礎建設、產品升級、集約生產三個階段,形成了技術、市場、品牌三大優勢,奠定了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在基礎建設階段,完成了從貯罐生產到車載罐批量生產的轉型升級;在技術升級階段,實現了碳鋼罐向鋁合金罐生產技術升級,并利用原有技術積累開發出消防車產品;在快速發展階段,廈工楚勝實現了罐類產品銷量快速增長,消防車由普通型向高端產品升級。 “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的企業方針,成就了廈工楚勝連續八年的穩步增長,成為湖北省名牌企業。目前,經過技術改造和產能擴充,廈工楚勝已經具備生產液罐車3 000輛、粉罐車300輛、消防車300輛和特種車1 700輛的產能。廈工楚勝生產的楚勝牌液罐車和消防車已經成為國內大型客戶的首選產品。 目前,廈工楚勝成為一家集科研、生產、貿易、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實業公司,在產業規劃、建設投資、金融管理、產品研發和人力資源上實行了統籌管理。 超前的理念 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有一個優秀的掌舵手,徐正剛務實、理念超前、前瞻、敢想敢干,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在以他為首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廈工楚勝實現了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在現在看來,企業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管理企業不足為奇,但是在10年前,廈工楚勝是國內專用車行業中第一家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的民營企業。當時,行業內企業和廈工楚勝的部分員工對此非常不理解,因為廈工楚勝正處于上坡狀態,廈工楚勝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何必要將管理權交與外人,增加無謂的成本? 徐正剛認為,經營和規劃發展是兩項工作,生產、運作、銷售等經營工作屬于日常工作的范疇,需要專業人才進行高效管理。有了專業管理人才,董事長就可以擺脫日常事務,將主要精力放在考慮企業全局和規劃發展上。10年過去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的楚勝越走越順。反觀國內多數民營專用車生產企業,很多已經陷入了受傳統管理模式制約的困境,企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相比之下,楚勝由于管理創新已經把這些企業遠遠甩在后頭。 廈工楚勝的品牌塑造非常成功,這也離不開徐正剛的決策。在2004年國家治理超載期間,廈工楚勝因為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寧可推掉訂單也不做超載車,因而失去大量訂單,經營一度陷入低谷。據一位員工透露,當年楚勝減產50%以上。為此,楚勝內部分為兩派,一派以銷售人員為主,主張隨大流做超載車;另一派以徐正剛為首,主張堅持做規范車。在徐正剛的堅持下,楚勝在失去散戶的同時,贏得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客戶的信任,并且開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至今,中石油、中石化仍是楚勝忠實的大客戶。在國內,楚勝良好的產品質量在用戶中“口口相傳”:要想買質量好的罐式車,就去找楚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在國內眾多專用車生產企業陷入訂單銳減的困境時,楚勝卻超負荷運轉,訂單數量超過往年,在國內大客戶訂單數量穩定的情況下,又成功地開拓了國外市場,特別是在非洲市場獲得了近1 000萬美元的訂單。 增強軟實力 在持續提高產品品質、塑造企業品牌的同時,楚勝汽車始終認為,自主研發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增強軟實力。 在10年的創業過程中,廈工楚勝一直重視技術的研發和創新。至今,廈工楚勝已獲得國家專利120個,其中發明專項6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外觀專利33項。 據了解,每年廈工楚勝花在技術研發上的資金約占利潤的20%,今年更是投入5 000萬元資金啟動研究院項目。 做無國界公司 “成為一家國際化公司,創建國際品牌,真正經得起國際市場的考驗,是廈工楚勝的發展目標”。廈工楚勝公司的大門口立著一個巨大的廣告牌,牌上寫著“楚勝,一個無國界的企業”。這個廣告牌凸顯了廈工楚勝的宏圖壯志。無論是合作還是技術引進,關鍵是要把需要的技術引進來,包括核心技術和核心工藝等,站在高起點上,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目標。雙贏是楚勝對外合作的原則; 在楚勝,國際友人的身影在車間和辦公大樓之間穿梭,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一個無國界公司的雛形日漸清晰。據了解,有15名國外技術人員長期駐廠對楚勝進行的技術指導,另外還有成批的外國人時常前往車間進行參觀考察; 廈工楚勝為這些還遠遠不夠,要想成為國際化公司,必須將工廠設在國外。據廈工楚勝內部員工透露,楚勝正在積極尋找國際合作伙伴,目標鎖定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欲通過技術合作、收購等多種方式在國外布點,為公司的國際化發展做準備。據悉,已有幾家外國公司與永強展開合作。 永強的“十二五規劃” “十一五”期間,廈工楚勝每年的產銷量以35%的速度增長。在“十二五”,廈工楚勝的目標更加遠大。楚勝將在“十二五”期間繼續穩步發展,不盲目擴張,培育核心競爭力、提高制造水平、繼續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仍是楚勝的主旋律;在發展罐車的同時,重點對消防車、特種車、特種車底盤進行研發生產。 廈工楚勝正在開發特種汽車底盤,如油田的鉆井車底盤、機場消防車底盤等。由于這些技術目前在國內還存在一定的空白,市場前景巨大。對楚勝來說,由于已經掌握了成熟的開發技術,一旦楚勝把這個項目發展好,將有利于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拉動當地的汽車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