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臟固有的振動頻率和次聲波頻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來的次聲頻率與體內臟的振動頻率相似或相同,就會引起人體內臟的“共振”,從而使人產生上面提到的頭暈、煩躁、耳鳴、惡心等等一系列癥狀.特別是當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動頻率與外來次聲頻率一致時,更易引起人體內臟的共振,使人體內臟受損而喪命.發生在馬六甲海峽的那樁慘案,就是因為這艘貨船在駛近該海峽時,恰遇上海上起了風暴.風暴與海浪摩擦,產生了次聲波.次聲波使人的心臟及其它內臟劇烈抖動、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后促使死亡.
次聲雖然無形,但它卻時刻在產生并威脅著人類的安全.在自然界,例如太陽磁暴、海峽咆哮、雷鳴電閃、氣壓突變;在工廠,機械的撞擊、摩擦;軍事上的原子彈、氫彈試驗等等,都可以產生次聲波.
由于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因此,國際海難救助組織就在一些遠離大陸的島上建立起“次聲定位站”,監測著海潮的洋面.一旦船只或飛機失事附海,可以迅速測定方位,進行救助.
近年來,一些國家利用次聲能夠“殺人”這一特性,致力次聲武器——次聲炸彈的研制盡管眼下尚處于研制階段,但科學家們預言;只要次聲炸彈一聲,瞬息之間,在方圓十幾公里的地面上,所有的人都將被殺死,且無一能幸免.次聲武器能夠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