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儀表網最忙的莫過于兩個部門,一個是專門負責企業新聞信息審核與發布的編輯一組,一個是專門負責審核公司產品的審核客服組。兩個組的同事每每奮戰到晚上七八點,為得是過濾每天上百上千的內容信息,將真實、可靠、具有價值的行業風向呈現給網友,以期待建立一個良好的行業信息傳播循環。
縱然這樣嚴格的審核方式遭到很多客戶、乃至收費客戶的抱怨與質問,但是這些同事仍頂著巨大的壓力秉承客觀、真實、價值的原則將中國儀表網的信息做到最具可看性和考據性。這些審核方式被網友們戲稱為“儀表網史上最嚴格的審核規則”。既有“史上最嚴”一說,我們不妨來談談這規則的背后,是怎樣的儀器儀表行業內容傳播亂象。
儀器儀表軟文作假行為泛濫
文字是神圣的,他們值得尊重。如果你用正確的順序,正確地使用它們,就能夠將世界向前推進一小步。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 湯姆·斯托帕
早在2010年時,筆者就看到部分儀器儀表企業攥寫少許假新聞,這樣的行為伴隨著網絡推廣的普及越演越烈,到如今已發展到泛濫的程度。從樂觀角度講,我們看到了沖在網絡營銷最前線的儀器儀表行業開始在內容傳播與新聞營銷方面的意識覺醒。但是伴隨著這種發展的,是一種急功近利、弄虛作假的現象,這就不得不讓人憂心了。
也許,每個儀器儀表人寫下一篇假產品新聞文章、假公司獲獎信息的初衷都是單純的,他們沒想過要推動世界,沒想過要改變社會,他們只不過想通過此來增加流量、帶動營銷。但是,一旦這股現象成風,當受眾需要權衡利弊才能接受信息,當閱讀變成一種負擔而不是快樂,新聞的營銷作用是否會變質,甚至死去?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之一,現任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云在2012年網商大會上發言時說過,未來企業家之間的競爭,再也不是誰先掌握政策,誰先有貨幣,誰有更多的資本,未來企業家之間的競爭,不是文憑的競爭,未來企業家之間的競爭,是信用的競爭,誰信用越好,誰越會成功。我們相信,未來的企業競爭,同樣不是資本、不是資歷的競爭,而是誠信的競爭,誠信將是未來企業最大的競爭力。所以,讓我們從一件小事做起,一篇文章開始,灌注自己的態度與誠心,一同攥寫一部氣勢恢宏的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史!
行業、大眾媒體失職 推波助瀾
我們誠實做人
拒絕一切浮躁與自滿
我們踏實做事
拒絕一切平庸與無聊
我們真實報道
拒絕一切虛假與浮夸
哪里有新聞,哪里就有我們
……
——記者誓詞
隨著信息的多元化,媒體在內容信息傳播上扮演的不僅僅是載體的角色,它當肩負起政治責任與道德責任。這些具體體現在“客觀報道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明多樣化”,“促進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但是近年來,隨著媒體市場化程度加深,我們遺憾地看到,媒體出現低俗之風、誠信危機等問題,而這種問題不僅流毒于大眾,同樣向儀器儀表行業滲透。
一些媒體將幾年前的儀器儀表行業數據、技術稍作翻新,便成了最新獨家新聞,筆者就看到近日一篇轉載甚廣的“我國電工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分析”的新聞,通篇引用是2009年的數據,卻要帶著2012年后的視野去展望,這些數據若給電工儀表企業戰略制定者用來引用,將會出現多大的失誤,我們不敢想象。
但以上描述的情況并不是最嚴重的,更嚴重的是,一些行業媒體為牟私利缺乏職業道德,為企業制造一系列假新聞,這種新聞憑空想象,嚴重失實,干擾了正常的媒體環境。更有甚者,一些權威的大眾媒體在網絡上明碼標價,言辭錚錚為企業作假,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在中國整體的經濟總量中,儀器儀表行業占得份額不算最重要,但是儀器儀表卻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科學研究的“先行官”,工業生產的“倍增器”,軍事上的“戰斗力”,國民活動中的“物化法官”。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商業部國家標準局評估儀器儀表工業對美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影響作用的調查報告稱:儀器儀表工業總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4%,但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達到66%。
曾經,已逝世的我國著名的儀器儀表專家王大珩院士就說,“儀器儀表往往被看作科研和工業生產的‘配角’,然而它早已成為我國科技發展和提升工業產品質量的核心組成部分,作用舉足輕重。事實證明,中國科技實力與經濟發展的‘咽喉’,部分地被卡在儀器儀表這一關上。”
儀器儀表行業要發展,就需要健康的輿論環境,需要真實的傳播,敬愛的媒體朋友們,讓我們謹記進入媒體行業時的誓詞,讓我們回到新聞的“及時性、真實性、簡潔性”,承擔起行業的責任,為腳踏實地的企業得利,讓弄虛作假的企業曝光!
文章鏈接:中國儀表網 http://www.ybzhan.cn/news/detail/dy34200_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