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特蓄電池行業當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開發太陽能資源,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中國蘊藏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太陽能利用前景廣闊。
中國太陽能利用進入大規模實用階段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太陽能消費品生產國,形成了廣闊的農村太陽能光伏產品消費市場,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及建筑物屋頂并網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也已開始啟動。2002-2005年間,中國光伏產業迅猛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光伏產業和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中國光伏發電的歷史很短,雖然技術不斷進步,價格下降,但從整體水平來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還是落后于國際水平的。中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技術水平低,發電成本高,又受制于不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因此最終國內太陽能企業僅承擔了產業鏈中高污染、高耗能的生產環節,賺取的僅為5-6%的加工利潤,而且光伏產業上游原料的技術壁壘高,主要由美、日等國控制,獲取技術困難,光伏產業投資風險很大。
從能源供應安全和清潔利用的角度出發,世界各國正把太陽能的商業化開發和利用作為重要的發展趨勢。歐盟、日本和美國把2030年以后能源供應安全的重點放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將占世界電力供應的10%以上,2050年達到20%以上。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使太陽能在整個能源供應中將占有一席之地。
《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和實施,為光伏發電的發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京都議定書的簽定,環保政策的出臺和對國際的承諾,給光伏發電帶來機遇;西部的大開發,為光伏發電提供巨大的國內市場;原油價格的上漲,中國能源戰略的調整,使得政府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支持的力度,所有的這些都為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