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斯達蓄電池2V400AH報價
產品特征
1、安全性能好:正常使用下無電解液漏出,無電池膨脹及破裂。
2、放電性能好:放電電壓平穩,放電平臺平緩。
3、耐震動性好:完全充電狀態的電池完全固定,以4mm的振幅,16.7Hz的頻率震動1小時,無漏液,無電池膨脹及破裂,開路電壓正常。
4、耐沖擊性好:完全充電狀態的電池從20cm高處自然落至1cm厚的硬木板上3次。無漏液,無電池膨脹及破裂,開路電壓正常。
5、耐過放電性好:25攝氏度,完全充電狀態的電池進行定電阻放電3星期(電阻值相當于該電池1CA放電要求的電阻),恢復容量在75%以上。
6、耐過充電性好:25攝氏度,完全充電狀態的電池0.1CA充電48小時,無漏液,無電池膨脹及破裂,開路電壓正常,容量維持率在95%以上。
7、耐大電流性好:完全充電狀態的電池2CA放電5分鐘或10CA放電5秒鐘。無導電部分熔斷,無外觀變形
長海斯達蓄電池設計壽命
LC-P系列---后備浮充使用長壽命品
用途:大、中、小型UPS、通訊領域、醫療設備、安全系統等
特點:浮充期待壽命6年( 25℃)/10年(20℃);更高比能量;
采用優質阻燃材ABS槽殼,符合UL94V-0標準,降低殼體燃燒可能;
優質板柵合金、獨特生產工藝,增強板柵抗腐蝕能力,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長海斯達蓄電池2V400AH報價
光
伏發電有望2015年實現配電側平價上網
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亞洲光伏峰會上表示,國家光伏上網標桿電價短期內不會出臺。由于規模的擴大、成本的降低,再加
上常規電力價格的逐漸上漲,中國的光伏發電有望在2015年實現配電側的平價上網。
王斯成表示,由于規模的擴大、成本的降低,多晶硅材料
的價格下降將是持續的。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多晶硅材料從365.8美元/公斤降到了51.9美元/公斤,研究機構認為,多晶硅價格還將
繼續下降,直到30美元/公斤。另一方面,規;氖袌鲆彩枪夥l電成本下降的重要條件,根據專業機構的研究結果,當累積光伏產量翻倍,價格將下降
22%,按照目前世界光伏發電市場發展情況計算,當累積產量達到30GW時,太陽能電池的組件價格將達到1美元/Wp。
此外,晶體硅太陽
能電池的效率也將隨著技術的突破而不斷提高,有望在2017年達到20%的轉化率。這將大幅度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據王斯成介紹,美國提出了太陽能先導
計劃,目的是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使其2015年達到商業化競爭的水平。據預測,2016年光伏發電的成本將達到14-15美分/千瓦時,到時將與
不斷上漲的常規電價一致。
在中國市場,王斯成提供了一個發展路線圖:2009年光伏發電上網基準價為1.5元/千瓦時,常規發電上網價為
0.34元/千瓦時。按照光伏發電價格每年下降8%、常規發電價格每年上漲6%的模型計算,2015年光伏裝機價格將為1.5萬元/千瓦,電價為1元/千
時;到2020年裝機將達到1.0萬元/千瓦,電價達到0.6元-0.8元/千瓦時,將完全實現“平價上網”,
我國太陽能產業“生產在國內、市場在國外”的狀況或將發生改變。
此外,王斯成表示,在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達到
15%這一目標下,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的裝機目標將有不同比例的增長。其中,水電和核電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例最
高,分別為6.8%和2.5%,而光伏發電的潛力較大。
王斯成解釋稱,按照2020年能源消耗總量為46億噸標準煤計算,非化石能源要占
到7億噸。在15%的大框架下,水電裝機需要從目前的1.72億千瓦上升到3億千瓦,這意味著需要再建6個三峽電站,水資源、生態環境、遠距離輸電、開發
成本等問題都將影響甚至制約水電裝機的增長;核電裝機需要從目前的902萬千瓦上升到7500萬千瓦左右,但核電的發展也面臨著裝備技術受制于人、資源及
安全問題的困擾。而光伏發電裝機需要從目前的14萬千瓦增長到2000萬千瓦,屆時占比也僅有0.21%。在王斯成看來,光伏發電是唯一不受資源、地域、
電網送出能力和建設規模限制的能源,發展潛力較大。
行業信息如下
臺灣太陽能電池附加價值低
由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于17日舉辦“2010國際太陽光電產業創新技術研討會”,工業技術研究院太陽光電中心葉芳耀博士表示,就微笑曲線的概念,太陽能產
業附加價值最高者在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包括最上游的原材料如矽材、玻璃、EVA膜等,最下游則在系統端的利基市場等,然臺灣的太陽能產業供應鏈集中在中
段的電池產業,此即為微笑曲線中附加價值最低的一段,需要有更多策略性RD的支援,以便于與中國產業進行差異化。
葉芳耀表示,臺灣在發展太陽能產業上,主要有幾個不足點,包括原材料多晶矽的生產以及關鍵設備缺乏,故在生產成本上難壓低,另外,廠商仰賴turn key solution相較無競爭優勢,且太過聚焦生產而缺乏垂直整合的服務利潤,以致于利潤不佳。
就
2009年的統計,兩岸太陽能電池已占55%,其中中國占47%;而模組兩岸產量占全球59%,其中臺灣僅占1%;在臺灣的部分,自2002年至2009
年,國內太陽能的產值由6億突破至1050億元的水準,其中以太陽能電池為主,2009年國內太陽能電池的產量達1.6GW,為全球第四大太陽能生產國。
葉芳耀博士表示,展望2010年,各市調機調對今年太陽能市場預測差異范圍大,估計今年市場可達8.2GW至12.7GW,而至2014年,市調機構預估,太陽能光電市場可達13.7GW至30GW的水準,復合成長率約在14-33%的水準。
依調查,2010年臺灣在太陽能產業鏈大幅重啟擴張,預計今年國內太陽能矽晶圓產能可達2GW、電池產能可達4.6GW、薄膜產能630.5MW、模組產能為1551MW。
然
就兩岸競爭上,葉芳耀博士表示,由于中國在垂直整合的部分較為完善,故在每瓦的生產成本上較臺灣有優勢,依估算,就太陽能電池每瓦的生產成本的表現,大陸
大陽能大廠晶澳JA Solar約0.2美元、尚德Suntech 0.27美元、天合光能Trina
Solar為0.29美元,然臺灣茂迪(6244)則0.3美元、益通(3452)需0.32美元、昱晶(
3514)需0.33美元、新日光(3576)則需0.37美元。
葉芳耀博士表示,臺灣在太陽能產業鏈上需要做的努力,包括在矽晶體太陽能電池需強化技術的差異性,包括電池轉換效率、可靠度和品質,在薄膜領域則要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應該有較多的投資在設備、材料和前進利潤佳的BIPV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