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主絕緣內的局部放電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答:大型發電機定子線棒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工藝上的原因,在絕緣層間或絕緣層與股線之間可能存在氣隙或雜質;運行過程中在電、熱和機械力的聯合作用下,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絕緣劣化,使得絕緣層間等產生新的氣隙。由于氣隙和固體絕緣的介電系數不同,這種由氣隙(雜質)和絕緣組成的夾層介質的電場分布是不均勻的。在電場的作用下,當工作電壓達到氣隙的起始放電電壓時,便產生局部放電。局部放電起始電壓與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和氣隙的厚度密切相關。
氣隙內氣體的局部放電屬于流注狀高氣壓輝光放電,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電子和離子)高速碰撞主絕緣,從而破壞絕緣的分子結構。在主絕緣發生局部放電的氣隙內,局部溫度可達到1000℃,使絕緣內的膠粘劑和股線絕緣劣化,造成股線松散、股間短路,使主絕緣局部過熱而熱裂解,最終損傷主絕緣。
局部放電的進一步發展是使絕緣內部產生樹枝狀放電,引起主絕緣進一步劣化,最終形成放電通道而使絕緣破壞。
什么是電暈?電暈對發電機有什么危害?
答:發電機內的電暈(Corona),是發電機定子高壓繞組絕緣表面某些部位由于電場分布不均勻,局部場強過強,導致附近空氣電離,而引起的輝光放電?梢姡電暈是發電機局部放電的一種。它產生在絕緣的表面,它與我們所熟悉的一般戶外高壓電場下的導體附近的電暈是有所不同的。
與其他形式的局部放電相比,電暈本身的放電強度并不是很高,但電暈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絕緣材料的性能。表面電暈使絕緣表面局部溫度升高,電暈的熱效應及其產生的03和N2的化合物(03極易分解與空氣中的氮N2及水分化合生成酸)也會損壞局部絕緣,對黃絕緣來說是將絕緣層變成白色粉末,其程度的深淺與電暈作用時間有關,材料表面損壞后,放電集中于凹坑并向絕緣材料內部發展,嚴重時發展為樹枝放電直到擊穿。此外,電暈還使其周圍產生帶電離子,各種不利因數的疊加,一旦定子繞組出現過電壓,則就有造成線棒短路或擊穿的可能。黃絕緣的擊穿場強隨溫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當溫度超過180℃時,其擊穿場強將急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