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暈?電暈對發電機有什么危害?
答:發電機內的電暈(Corona),是發電機定子高壓繞組絕緣表面某些部位由于電場分布不均勻,局部場強過強,導致附近空氣電離,而引起的輝光放電?梢,電暈是發電機局部放電的一種。它產生在絕緣的表面,它與我們所熟悉的一般戶外高壓電場下的導體附近的電暈是有所不同的。
與其他形式的局部放電相比,電暈本身的放電強度并不是很高,但電暈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絕緣材料的性能。表面電暈使絕緣表面局部溫度升高,電暈的熱效應及其產生的03和N2的化合物(03極易分解與空氣中的氮N2及水分化合生成酸)也會損壞局部絕緣,對黃絕緣來說是將絕緣層變成白色粉末,其程度的深淺與電暈作用時間有關,材料表面損壞后,放電集中于凹坑并向絕緣材料內部發展,嚴重時發展為樹枝放電直到擊穿。此外,電暈還使其周圍產生帶電離子,各種不利因數的疊加,一旦定子繞組出現過電壓,則就有造成線棒短路或擊穿的可能。黃絕緣的擊穿場強隨溫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當溫度超過180℃時,其擊穿場強將急劇下降。
發電機內哪些部位易產生電暈?
答:發電機一般在機內可能產生外部電暈的部位有:①線棒出槽口處。繞組出槽口處屬典型的套管型結構,槽口電場非常集中,是最易產生電暈的地方。②鐵芯段通風溝處。通風槽鋼處屬尖銳邊緣,易造成電場局部不均勻。③線棒表面與鐵芯槽內接觸不良處或有氣隙處。④端箍包扎處。⑤端部異相線棒間。繞組端部電場分布復雜,特別是線圈與端箍、綁繩、墊塊的接觸部位和邊緣,由于工藝的原因往往很難完全消除氣隙,在這些氣隙中也容易產生電暈。
發電機電暈與哪些因素有關系?
答:(1)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則起暈放電電壓越低。
(2)與濕度有關。濕度增加,表面電阻率降低,起暈電壓下降。
(3)端部高阻防暈層與溫度有關。如常溫下高阻防暈層阻值高,則溫度升高其起暈電壓也提高。常溫下如高阻防暈層阻值偏低,起暈電壓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4)槽部電暈與槽壁間隙有關。線棒與鐵芯線槽壁間的間隙會使槽部防暈層和鐵芯間產生電火花放電。環氧粉云母絕緣最易產生局部放電的危險間隙在是0.2~0.3mm左右。目前我國高壓大電機采用的環氧粉云母絕緣的線膨脹系數很小,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環氧粉云母絕緣的線棒的膨脹量不能填充線棒和鐵芯間的間隙。這是與黑絕緣區別比較大的地方。
(5)與線棒所處部位的電位和電場分布有關。越高越易起暈,電場分布越不均勻越易起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