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缸套外部清洗和檢查
1)用鋼絲刷子、蒸汽箱或溶液槽等清潔方法從氣缸套外面除去繡和水垢。
2)檢查氣缸套上凸緣的下部,氣缸套低部和氣缸套密封環槽等處有無裂紋?刹捎么帕μ絺ɑ蛑絺z查。氣缸套如有任何一種形式的裂紋均必須予以更換。
3)檢查氣缸套的外表上是否有腐蝕或穴蝕,如圖2-30所示。
當腐蝕、穴蝕的深度達到1.5875mm或更大時缸套應報廢。
檢查缸套凸緣下面有無腐蝕、穴蝕。如果不平處不能用一種細砂布磨掉,則缸套應報廢。
如果某一氣缸套有微小的穴蝕針孔存在,可繼續使用,但安裝必須將缸套有穴蝕針孔的部位安裝在曲軸最長的中心方向一側。
2.氣缸套內表面的檢查
1)檢查缸套內表面的拉傷劃痕情況,如圖2-31所示,看拉傷深度是否能被手指甲感覺出來。如果手指甲能感覺有拉傷、劃痕就必須更換。
2)檢查氣缸套內孔的磨亮情況,如圖2-32所示。
輕微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處產生出一種光亮的鏡面,并留有磷化鍍層的痕跡和原始珩磨加工的跡線。
中等程度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處產生出一種光亮的鏡面,并有非常輕的原始珩磨痕跡,或某種蝕刻形狀的明顯斑痕。
嚴重程度的磨亮--在磨損的區域內產生一種光亮的鏡面,不再有珩磨加工的痕跡或某種蝕刻形狀的斑痕。
缸套內孔若有以下情況就必須予以更換:
①在活塞環移動的區域內,有超過20%的一種磨亮部分,如圖2-33a所示。
②在活塞環移動的區域內有種等程度和嚴重程度的磨亮面達30%,其中一半(15%)屬嚴重磨亮部分,如圖2-33b所示。
3)氣缸套內孔測量:用內徑千分表(量缸表)在如圖2-34所示的上、中、下部位置測量缸套內徑。在每個測量部位互相長90°的兩個位置。標準氣缸套的內徑尺寸見表2-19.
用內徑千分表測量氣缸套內孔的圓度:在離氣缸頂平面25.4mm處,測量缸套內孔圓度,不應超過0.08mm,測量下部缸套內孔圓度,不應超過0.05mm。
4)用內徑千分表檢查氣缸套的磨損:對于6BT行柴油機,如果缸套磨損超過氣缸套最大直徑0.1016mm,應更換氣缸套或擴磨到下一級加大尺寸。對加大尺寸的氣缸套,活塞相應地有三級加大尺寸,即0.50mm、0.75mm和1.00mm。通常換用新的標準尺寸的氣缸套要比鏜磨到加大尺寸的氣缸套來的經濟,并可繼續使用標準的活塞和活塞環。
如果氣缸套磨損沒有超過使用限度,在重新鏜磨仟氣缸套不應再次使用。氣缸套搪磨方法如下:
①用鏜缸機將缸套磨損的上邊緣凸起除去。
②件氣缸套鏜磨到下一級加大尺寸。
③精磨氣缸套到規定的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