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廈工楚勝(湖北)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內部會議獲悉,,“十二五”時期,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尤其是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發展、做大做強的呼聲和期待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業站在一個嶄新的起點和臺階,將面臨一系列全新的壓力和挑戰。比如,隨著市場基數的增大,車市增速將回歸理性,行業競爭的激烈度、競爭的層次、競爭的領域等都將進一步升級。伴隨能源、材料的價格波動和油價的上漲,行業的制造成本、企業的運營成本、汽車價值鏈上的關聯成本等都將面臨提高的壓力,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將面臨全新挑戰;此外,資源、環境、交通等對汽車產業發展的約束因素日益強化,宏觀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都有穩中收緊的趨勢,車市將面臨更加難以預測和把握的不確定性。
(廈工楚勝湖北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熱線:13677211525
眾所周知,“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領域的重大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投資、出口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面臨衰減壓力;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后面臨掉入“中等收入陷進”的風險。要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重大挑戰和問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是必由之路,這必將對未來若干年我國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
汽車工業“十二五”如何開好局、奠好基?汽車企業都在謀劃、都在思考。對于2011年中國商用汽車市場,綜合諸多行業專家和業內人士從不同視角進行的分析和預測,總體感覺是:宏觀經濟利弊兼有、變數頗多;行業態勢增速趨緩、喜憂參半;基本研判是:平淡之中見奇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