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 CTC值 | 灰份 | 比重 | 目數 |
木質柱狀炭 | 120% | 3% | 0.35 | φ1mm - φ4mm |
煤質柱狀炭 | 50% | 15% | 0.5 | φ1mn - φ4mm |
3、看脫色能力;钚蕴课侥芰Φ牧硪粋就是脫色能力,活性炭具有能將有色變成淺色或無色的神奇能力,這其實就是因為活性炭吸附了有色里的色素分子的原因造成的。正因為活性炭的這種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制糖工業領域中紅糖變白糖的生產中。取兩只杯子,在一只杯子里放入純凈水,然后滴入一滴紅墨水(這里可以用任何一種便于觀察但不改變水的性質的色素都可以,例如藍墨水、打印機彩色墨水,但不能使用墨汁和碳素墨水),攪拌均勻后將一半有色水倒入另一個杯子中留作對比樣。將活性炭放入有色水中,數量應達到水的一半或更多,這樣效果會比較明顯,靜置10—20分鐘后與對比水樣進行對照,在同等條件下,脫色效果越強說明活性炭吸附性越好。⑤可回收有用,例如用活性炭處理含酚廢水,用堿再生吸附飽和的活性炭,可以回收酚鈉鹽。%濕式氧化法再生效率不高,能耗較大。再生溫度是影響再生效率的主要原因,但再生溫度會活性炭的表面氧化,從而再生效率。因此,人們考慮借助催化劑,采用催化濕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同濟大學水控制與資源化研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開展此方面的研究。隨著可發展觀念的深入人心,活性炭再生工藝與技術日益人們的。一些的活性炭再生技術與工藝在近些年有了新的改進與突破。同時新再生技術也在不斷涌現 。雖然這些新興技術在工藝路線上還不成熟,尚無法投入工業使用。但它們的出現為活性炭的再生帶來了新思路與新探討。根據吸附中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間作的不同,可將吸附分為兩大類: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又稱活性吸附)。在吸附中,當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間的作是范德華力(或靜電引力)時稱為物理吸附; 當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 子之間的作是化學鍵時稱為化學吸附。物理吸附的吸附強度主要與活性炭的物理性質有關,與活性炭的化學性質基本無關。由于范德華力較弱,對污染物分子的結構影響不大,這種力與分子間內聚力一樣,故可把物理吸附類比為凝聚現象。物理吸附時污染物的化學性質仍然保持不變。特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