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縣100WQ50-22-7.5灌溉抽水泵定做異形
河北美耀泵業(原保定亨通工業水泵有限公司)銷售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便利。公司集設計、鑄造、生產、加工、市場銷售一體化。
本公司主要生產:WQ無堵塞排污泵系列,DG.DF。DA.礦用多級泵GC鍋爐給水泵.DL。LG立式多級泵系列,SH雙吸泵系列,不銹鋼離心泵IH.PWF.DF耐腐蝕化工泵系列。批發直聯泵管道泵系列等各種農業泵。渣漿泵。紙漿泵。定做各種泵軸。葉輪。
行唐縣100WQ50-22-7.5灌溉抽水泵定做異形
---------------------------------------------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保持持續較快發展,
2000年-
在新形勢下,能源發展思路要轉變,首先需要看清楚能源新常態長啥樣,要“知新”,則需要先“溫故”。
能源“舊常態”是啥樣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是我國能源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
在這一發展階段,增加產能、保障供應是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務,能源發展的首要特征是“個頭長得快”。
第二個特征是各能源品種發展以“單打獨斗”為主,相互之間統籌較少。2000年到“十二五”中期,經濟各行各業均在迅猛發展,對各個能源品種的需求都很大,每個能源品種均需全力發展產能以滿足社會需求,“單打獨斗”符合當時情況,并且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各能源品種相互之間并未出現需要協調發展的迫切性。例如,由于實際發展速度超出了“十五”和“十一五”規劃目標,這期間各能源品種、各類電源都在“埋頭苦干”,都沒有考慮相互之間的統籌協調,但能源系統并未出現較為嚴重問題。
第三個特征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需求發展較快情況下,優先發展大基地、大型項目、大輸送,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較快提高供應能力。例如,重點建設了晉北陜北等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兩淮貴州等大型煤電基地、長江中上游等大型水電基地;我國60萬千瓦級機組從2000年的20臺發展到2012年的437臺,100萬千瓦級機組從2005年2臺發展到2012年的51臺,這些機組的容量占到煤電裝機規模增量的約60%。
為什么會“變臉”
能源服務于經濟發展,能源發展形勢的變化完全取決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笆濉敝泻笃冢覈洕l展步入新常態,其主要特征就是GDP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
這些特征表明,經濟將逐步擺脫土地、資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投資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逐步向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產業調整升級。
不同行業的單位GDP能耗差別較大,以2015年為例,
不同行業消費的終端能源品種也有差別,對于高耗能行業,終端能源主要是煤炭(包括焦炭)和電能,對于第三產業和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行業,終端能源主要是電能以及天然氣。
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驅動力從工業逐步轉向第三產業,工業內部從投資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行業逐步轉為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行業,這些行業能耗普遍較低。對能源需求影響較大的高能耗行業發展將進入平臺期,甚至下降期。能源必然要從“青年期”的快速發展轉變到“中年期”的注重內功。
能源發展“新常態”長啥樣
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行業發展重點,就有不同的能源消費特點,經濟新常態下,我國能源發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新特點。
一是“個頭長得慢”。因為經濟增長驅動力轉換到較低能耗、較高產出的行業,支撐經濟增長需要的能源消費增速與之前相比必然會放緩!赌茉窗l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為《規劃》)預計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量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十三五”年均增速低于3%,與“舊常態”
二是“更干凈了”。從內因來看,隨著驅動經濟增長的主導行業在調整,對能源品種的需求更多地轉向了清潔能源。從外因來看,當前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倒逼清潔能源需要加速發展。國家也對能源結構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
三是“更勻稱了”。首先各能源品種之間將更注重統籌發展,消費增速放緩,需求增量將較為有限,同時在工業、交通、建筑領域將加大能源替代的力度,對于單一能源品種,其發展需要考慮其他能源品種對其影響。
其次能源建設在地區之間的布局將更合理,“十二五”中后期以來,一些能源建設開發布局不協調的問題開始顯現,并越來越嚴重。例如,“十二五”期間全國棄風率達到17%,三北地區個別省份棄風率達40%以上!兑巹潯芬呀涢_始著手調整新能源的開發布局,容量指標向消納能力強的地區傾斜。
四是“更節約了”。提率是新常態下能源工作主要目標。對于能源行業,提率主要是提高一次能源轉化為二次能源過程中的效率。提率有很多措施,我國已經在提高煤電機組熱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以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00萬千瓦機組為代表的一批燃煤機組的發電煤耗已經達到水平。
推廣能源梯級利用對于提率的效果更明顯。對比常規大型燃機單一發電和微型燃機冷熱電多聯供兩種能源利用方式,同樣的1立方米天然氣,與單一發電相比,多聯供可以多提供約25%的終端能源。
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也是控制碳排放非常重要的措施,國家提出到2030年我國碳排放要達到峰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提高利用效率相當于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減少了碳排放。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僅有利于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和碳排放量,企業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效益,消費者也減少了能源支出,是多方共贏的結果。
新常態下能源怎么發展
在新常態下,我國能源建設思路也需做出相應調整。筆者認為,今后雖然能源總量仍將有所增長,但不同能源品種有增有降將是常態,各類能源不宜再單打獨斗,要強調大能源觀,要強調綜合效益,因此,“十三五”能源發展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是要把控傳統能源建設速度,要“走一步看一步”,避免形成路徑依賴。能源項目需要適度超前,但不能過剩。需求速度在放緩,項目建設速度也需要放緩,尤其是對于資金密集型的煤電、煉化等行業,因為一旦投資變成實際產能,再做調整的難度和損失會很大!笆濉敝泻笃诤藴柿舜罅棵弘,進入“十三五”不得不采取措施控制項目建設速度。因此,要嚴格把控投資節奏,根據各行業情況不斷滾動調整。
二是要做好能源綜合平衡,要“個人服從整體”,要“新賬老賬一起算”。首先是要做好各能源品種的綜合平衡,根據需求特點,綜合考慮各能源品種的經濟性與技術可行性,統籌安排各能源品種的建設投資。還要做好存量與增量的綜合平衡,傳統能源項目存量規模巨大,通過技術改造可以挖掘出很大的潛力,并可將消化存量與補短板相結合,以此作為解決過剩與不足并存、浪費與低效并存等現象的有效手段。
三是創新能源發展模式,盡量將化石能源“吃干榨凈”。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當前我國能源發展已有一定的慣性思維,如一說發展就不由自主地考慮建設大基地,發展遠距離大容量送受電等。今后要充分根據各地資源特點,優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減少能源遠距離運輸,在能源發展增量中優先考慮小型分布式項目、能源分質梯級利用項目等,并同時提供冷熱電氣等多種終端能源,較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當前,能源行業正處于被迫轉型的壓力下,新老矛盾交織并存,只有認清形勢,轉變觀念,主動調整,能源發展才能轉到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正軌上,能源行業發展前景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