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鉛門常見結構形式如圖4所示,其操作基本原理:通過手把轉動,鎖桿帶動上下支桿轉動,從而將防輻射鉛門向加速器內推動,因此合上鉛門,壓緊與間隙有一定配合的密封膠條,將此密封。上下支桿長度對推拉門操作影響很大,因推拉門可做得較大,常常是用兩套鎖桿機構,以保證加速器密封性能好,其兩套鎖桿機構可以采用圖5、圖6方式:
圖5所示分別單獨操作方式;圖6所示通過在上下滑輪座上各焊一根連接圓鋼條將兩鎖桿連結一體,同時操作的方式。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發現:第1方式出現,門上密封膠條內道被刮掉。第2方式出現,連接圓鋼條與滑輪座焊接處開裂甚至于斷開,分析上述現象原因:
(1)方式1分別操作,因操作的前后順序及開關的起止點不一致,使得門與門框的間隙不均勻,加上如圖4所示此結構運動軌跡存在的缺點,而導致上述結果:
(2)方式2連成一體操作,同上分析,多次開關鉛門,焊接處反復承受一交變力,因此易受疲勞破壞:
通過分析,我們認為:只有當兩鎖桿動作同步,且前鎖桿先關閉到位,后鎖桿后關閉到位,相對滯后一適當的角度,開門時其動作順序則相反,這既可補償支桿機構不足的缺陷,保護膠條,又方便門的開關操作。
為實現上述功能引入了如圖7所示的一種四連桿機構。該連桿機構的操作只要后鎖桿一個手把轉動,由連桿機構將后鎖桿的轉動傳遞給前鎖桿一起轉動,從而達到同步目的;而實現前先關后慢關,后先開前慢開的功能,通過將連桿機構的前后連桿長度調節到一適合的位置,得角度α>角度β,使整個側門稍微向前傾斜,此既可實現上述功能。
由于整個鉛防護門的開關都是一個手把的作用力,又因為手把是通過鎖桿的轉動來傳遞力,根據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手把及鎖桿受到極大的反扭矩,產生變形,從而使得上下支桿所受作用力不均衡。加上相關零件:滑輪組件,導軌,支桿組件等等的加工誤差,使得門四周與門框貼合不一致,出現如圖8所示現象,從而密封不嚴,車廂會有冷氣泄漏,影響其保溫性能。
為此,我們又進行分析實驗,在上述結構基礎上,提出如圖9所示一種可調式的上支桿結構,經實際使用,達到預期目的。
其可調式的上支桿結構可調節的步驟及基本原理:
醫用鉛門所有機構都安裝布置好后,將其關閉。首先,將鉛門下部的密封膠條與門框的密封調整好。然后調整上部的位置與密封,其調節方法:根據膠條與門框距離的情況,將上支桿逆時針旋轉一適當角度,再將其與調節板螺釘連結成整體,這樣一來,鎖桿的扭轉變形得到補償,同時又消除了滑輪及導軌的誤差,使其操作及密封性能都好。經實踐使用證明效果很好。
另外,為達到鉛門開啟后不會自動滑動,在下導軌的鉛門后端,后滑輪側輪稍前位置布置如圖10所示一定位機構,即可實現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