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機場清關/快遞清關/私人物品清關專業進口報關行
全國口岸12大網點 滿足您的進口需求!
因為始終專注進口,所以進口更簡單便捷!
聯系人:詹翰 聯系電話:13609705082(同微信)
國內機場清關流程:
1、貨到國際貨站或者機場的貨運公司(聯邦等等)貨站工作人員會直接通知貨主,如是代理,就直接代理前去換單清關手續。
2、貨主或代理前去換空運的隨貨單據(如離機場比較遠,也可委托你的報關行去換,寫個人委托書)一般單句里有運單和隨帶的CI和裝箱單。
3、把正本的CI,裝箱單,還有你的貿易合同,報關資料寄給清關代理公司。
4、清關代理公司完成申報手續。
快遞公司的機場報關
客戶在國外通過EMX、FEDEX、UPS、DHL等快遞公司運輸到中國大陸的機場,需要做報關手續的。這種可以通過快遞公司申請報關,但是需要客戶提供詳細的資料,并且客戶是要擁有進出口權或者找一家有進出口權的代理公司操作。
機場清關流程
1、貨到國際貨站或者機場的貨運公司(包括DHL,聯邦等等)貨站工作人員會直接通知貨主,如是代理,就直接代理前去換單清關手續。
2、貨主或代理前去換空運的隨貨單據(如離機場比較遠,也可委托你的報關行去換,寫個人委托書)一般單句里有運單和隨帶的CI和裝箱單。
3、把正本的CI,裝箱單,還有你的貿易合同,報關資料寄給清關代理公司。
4、清關代理公司完成申報手續。
二十四小時清關咨詢顧問: 詹R 壹叁陸零玖柒零伍零捌貳
================================================
進口物流方案師:詹先生 (JANKIN)
聯系電話\微信:13609705082
QQ:2160346428
進口口岸:廣州|深圳|香港|佛山|東莞|肇慶|云浮|上海|天津|寧波|青島|廈門等各口岸
全國12大網點 滿足您的清關需求
各口岸優勢 為您詳細解讀 制定物流方案 為您的貿易保駕護航
================================================
JTSFGGDWZLNZMK5
北京未來三天又將出現持續霧霾天氣,對于肆虐北方不少城市的霧霾,不少人將其成因歸結為經濟發展太快和施工點太多。這種充斥于媒體報刊的結論,其實并不完全符合霧霾形成的機理。因為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即黃土高原地區和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的城市大氣環境治理的第一目標應是顆粒性污染,而不僅僅是氣體性污染。
一般來說,霧霾形成有三個要素:一是生成顆粒性揚塵的物理基源。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平高原地區,其土壤質地最易生成顆粒性揚塵微粒。二是運動差造成揚塵。例如,道路中間花圃和街道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潑水后若有泥漿流到路上,一小時干涸后,被車輪一旋就會造成大量揚塵,即使這些顆粒性物質落回地面,也會因汽車不斷駛過,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三是揚塵基源和運動差過程集聚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顆粒最終與水分子結核集聚成霾。目前來看,在我國黃土平高原地區350多座城市中,霧霾構造三要素存量相當豐裕。
鑒于上述原因,黃土平高原地區的城市應該以防范顆粒性揚塵污染為環境保護第一要義。但縱觀我國黃土平高原的各大中城市,防范揚塵構造的有意識設計幾乎為零。例如,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面積,應將花圃和馬路牙子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污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在350座城市很少觀察到這種防范顆粒型揚塵污染的設計。同樣,為了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運煤車和其他長途車等)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
目前,我國不少城市環境治污目標仍然偏離顆粒性霧霾治理。多年來,我們在環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標準看齊,如長期把歐2、歐3、歐4甚至歐5標準付諸監管細則,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標準的車輛不能出廠,不達標的煙囪推倒、遷移,但這些管理細則只是對氣體性污染有效對于顆粒性污染大戶黃土平高原地區污染構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幾乎仍在我們城市管理部門的理解能力之外。
同時,霧霾的出現還在于在深層制度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國城建基礎設施和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都是手拉手式的場外交易,招來招去都是那幾個關系實體,外部先進的管理和競爭技術以及環境保護、污染治理觀念進不到這種半公開式的雙邊交易過程來。霧霾其實是這種深層制度缺失后長期累積的外觀現象。
因此,筆者認為,治理霧霾不能單是環境保護部門的任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應該盡快建立符合中國地理現實的防治顆粒型污染通則和落實細則,督促城市管理部門和建設部門按照標準落實,并盡快將上述細則落實到城市建設、園林綠化招投標過程中,開放相關關聯要素市場,推動施工單位、部門按照環保理念施工建設。最后,為普通老百姓修好馬路牙子的提案、建議也應出現在兩會代表、委員的視野當中,帶動社會從細微處著手治理霧霾。只要我們能夠在城市霧霾治理目標和流程設計上對癥下藥,目前霧霾的嚴重程度將在3-5年內下降85%左右。
【行業動態】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表示,一直以來,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致力于減排并向綠色低碳領域投資。但是綠色金融如今成為一個亮點,契機就是G20峰會,去年底中國向G20提出把綠色金融納入G20議題并被采納。
G20成環保產業發展契機引導資金流向綠色領域
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綠色金融是其中重要議題。
中國綠色金融迅速發展以及中國對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積極推動,也讓自己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表示,一直以來,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致力于減排并向綠色低碳領域投資,但是綠色金融如今成為一個亮點,契機就是G20峰會,去年底中國向G20提出把綠色金融納入G20議題并被采納。
綠色投資年需幾萬億美元
2015年召開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給全球傳遞了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即必須向綠色、低碳、清潔的方向轉變。
但客觀地說,這并不是一個最新的議題。一直以來,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致力于減排并向綠色低碳領域投資,為何綠色金融如今成為一個亮點?
王遙認為,契機就是G20峰會。G20峰會的影響力以及在全世界推廣綠色金融的舉措和活動,大大推動了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并進一步助推巴黎氣候協定的推進,有助于全球走向更加綠色、低碳。
不僅中國,全球許多國家都面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挑戰,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引導資金流向綠色、低碳領域。
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金融監管層近年開始著力系統地推進綠色金融。比如,中國從2006年開始有三大綠色金融政策,涉及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而就在兩天前的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隨著《指導意見》的出臺,中國將成為全球首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顯然,綠色金融在中國已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分析指出,和中國一樣,全球許多國家都需要大規模的綠色投資,以應對環境挑戰和氣候挑戰。關于綠色或可持續投資的需求,國際上很多機構都做了不同測算。雖然口徑和角度不盡相同,但是基本共識已經達成,即全球每年需要幾萬億美元的綠色投資。
資金投向兼顧約束和激勵
低碳綠色是由環保部門來主管,為何如此強調金融在其中的作用?王遙指出,環保部門也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動,但如果金融領域不行動,資金依然流向高污染、高排放的領域。如果不改變資金配置方向,我們的經濟轉型,低碳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綠色發展就是空談因為金融作為核心,它滲透到經濟的方方面面。
目前,多數投資確實更多考慮的是財務收益,而綠色效益考慮較少。但金融不是慈善機構,要引導金融性資金投向綠色、低碳領域,需解決的依舊是其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投向污染性項目會帶來較大損失,而投向清潔項目的投資風險降低,投資收益較高,金融主體自然會改變其投資行為。
在王遙看來,過去的經濟發展方式是有些不可持續的,我們需要轉型,資金需要投向綠色低碳領域,這是一個方向。怎么去引導呢,除了約束,還需要激勵。尤其是政府的財政稅收支持、增信擔保措施等,以及業務行政管理上的獎勵措施等,應更好地發揮公共資本的撬動作用,降低綠色項目的融資成本,改善其收益性和流動性。
馬駿認為,過去幾十年,各個國家用了很多辦法來應對外部性的問題。比如直接給項目補貼等財政手段,或使用監管手段限制污染項目,倒逼金融機構把更多資源投入到綠色產業。
中國把綠色金融作為G20峰會的重要議題,明年德國也將其作為重要議題。G20對該議題的關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對此的關注。
王遙表示,在全球層面上,接下來會創新更多的金融工具,信貸、證券、保險的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更加有助于將全球的社會資金引導到環保節能、清潔能源、交通、綠色建筑等綠色產業當中,更好地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在G20峰會的推動下,金融監管如果能夠產生聯動效應,綠色金融的影響力就會非常具有想象空間。
原標題:G20峰會成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