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卻承受著土傷:土地污染嚴重,癌癥村時見報端,年產重金屬污染的糧食200萬噸&hellip&hellip人的財富夢,何時能圓?
癌癥村凸顯大國土傷國人財富夢何時圓
早在2006年,我國土地遭受污染面積已達十分之一,年生產重金屬污染糧食2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200億元。2011年10月,這一數字上升到六分之一即3億畝,其中廣東尚未污染的耕地僅占全部的11%左右
今年5月20日,國家環保部針對工業企業搬遷發布的《關于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開發再利用過程中污染工作的通知》引發社會關注。據了解,隨著經濟轉型升級速度的加快,目前城市中心區的污染企業搬遷已達到高峰期,每年有大量因各一種人為活動導致的污染場地出現。
而這份《通知》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其明確要求了所有關停、搬遷企業都要及時公布場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狀況,在完全修復前,搬遷場地禁止開工建設任何項目?梢哉f這些規定都是史無前例的,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履行土地責任,無論對于公司發展還是環境保護,這都是大好事。北京建工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李書鵬如是說道。
大國土傷
癌癥村,這是人們對于因村民食用含重金屬農作物而大面積罹患癌癥村莊的稱呼,2013年2月,環保部首次承認我國存在癌癥村這一現象,并詳細公布了一份名單。以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的人口曾經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驕傲,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的高速發展,這一輝煌似乎正在遭受越來越大的壓力。雖然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在下降,但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沉著冷靜的心態,一畝地,使用一畝地。李書鵬說道。
但現實可能比想象的更為嚴峻。翻遍國家環保部,記者也沒有查到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狀況的確切數據,與此同時模糊的現狀也讓和學界爭論頗多。事實上,早在2006年,原國家環保局就曾在一次非正式電視電話會議中發布,我國土地遭受污染面積已達十分之一,年生產重金屬污染糧食1200萬噸,直接經濟損失200億元。而相關專家統計數據則是,2011年10月,污染土地面積達3億畝,其中廣東尚未污染的耕地僅占全部的11%左右。
不僅僅是數據不完整,從修法、融資渠道、效果評估等等來看,我國土地修復都還處在相對初級的階段,畢竟發展才不過六七年時間。據李書鵬回憶,2007年初,北京建工修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時,我國土壤修復仍是一片空白,當時沒有土壤污染和修復的概念,僅有的幾家涉及企業還是外國企業的咨詢公司,因為我國土地信息屬于國家機密,實際上他們也沒有什么作為。李書鵬說。
但市場空白并不等同于市場機遇,從公司注冊時的名稱,到尋找合作方,再到探索收費模式,都無章可循。彼時,國家剛剛放開土地修復公司成立限制,一波又一波的創業者踏入了這片他們未必完全了解的領域。雖然偶有成功案例,但如果仔細檢視就會發現,其實成功者寥寥,他們中的大多數或苦苦支撐,或早早關門。
難點不在土壤修復的技術,也不是沒有資金投入,而是方法的問題。李書鵬認為,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捋順土壤修復的步驟模式,他同時建議,國家在處理農用地和工用地上可以采用差別化政策。一畝污染地按照現在的市場平均價格在十五萬左右,農民肯定很難接受,工用地卻可以,所以用工用地帶搭農用地進行打包治理可能會有效果。李書鵬說道。
何時圓夢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從農業社會開始,土地作為華夏民族賴以生存的東西,早已在人的夢想中生根發芽,而關于土地,李書鵬也有自己的夢。自我被任命為建工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伊始,就有著很明確的目標,即在一個發展相對不足的行業做大做強,我曾親眼見過污染土地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很慶幸實現目標不僅對于我和公司有好處,還能幫到更多人。
李書鵬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憑借著國企背景和自身的努力,近年來建工修展迅速,現已成為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但李書鵬并不滿足于此。作為帶頭企業,我認為我們有責任為土地修復的下一步健康發展探索模式,可能會有困難,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李書鵬口中的模式即是產業發展環節中為關鍵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