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也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注點之一。今年的十三五規劃草案增加了環境質量的考核指標。十三五
十三五規劃草案熱議資源環境指標增至10項
十三五新老指標共同組成了考核指標體系,這些約束性指標使對環境質量的指標考核更加、更加完善。同時,新老指標和老百姓息息相關,體現了科學性全國政協常委、民建副主席兼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坦言,完成指標考核要付出辛勤勞動和努力。
對于備受關注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的目標,吳曉青表示,這個80%的指標是有關部門經過逐個城市的調研和論證作出的。如何完成這一目標?吳曉青給出了4個方面的建議: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問責,嚴格,全社會公開監督。
雖然完成這些指標要經過艱苦努力,但一系列保障制度、措施其實已經為其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所有指標數據經過精心測算,確定的目標既積極,又考慮了可行性。一方面,充分考慮了目前資源環境壓力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了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我們看到綱要草案中,與市場的作用都有了制度性的安排。李佐軍說,推進綱要草案落實,二者的作用都要充分發揮,在強調市場作用的同時,的力量決不能松懈政策引導、各地各部門規劃、工程計劃,都需要給予環保大力的支持。
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委員表示,、國務院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態度非常堅決,工作報告中推進重拳治理嚴格執行嚴厲打擊嚴肅追究等詞語令他印象很深。在具體的目標措施上,工作報告提出了明確目標,這讓基層環保工作者很有信心。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末建成小康社會之時,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必將呈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