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建設的大規模開展,我國城市給水工程建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由于我國自來水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供水價格偏低等種種原因,水務的發展現狀并不令人樂觀:許多地區面臨水荒,廢水污染缺乏治理,取水源頭離城市越來越遠,取水管網越來越長,水務企業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水務企業負債經營,在水處理工藝、檢測設施、供水生產設施設備等方面普遍存在著工藝落后、性能差、能耗高的缺點。盡管我國水務企業存在種種問題,但水務市場的發展空間極為廣闊,專家預計,十五期間,城市污水處理廠及配套設施的總投資將超過一千億元。
近年來,各級在提供公共服務上都面臨著多種需求與投資不足的沖突和矛盾,而公用行業在利潤不足的背景下,各級都很難長期以成本給公眾提供上佳的服務。隨著城市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城市管網的改造,水務企業的建設資金形成巨大的缺口。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近30個城市已經或正在進行自來水價格調整,其中包括上海、武漢、南京等大城市。眼下的供水成本正在不斷增加,水源地破壞嚴重、水污染現象頻發、新的水質標準又對水廠的處理工藝提出更高要求。同時,污水處理成本及污泥處理處置需求都在不斷提升,提漲水價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供水企業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即水價和補貼。從水務行業整體現狀來看,二者之和只能覆蓋自來水廠內的水處理成本和出廠后的供水管網維護費用,對于廠內污泥處理、廠外管網建設和更新等其他成本均無法涵蓋。
的水價由價格部門確定,各地自來水公司直接向用戶收取。征收的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都包含在自來水公司收取的水價中,市場化程度亟待提高只有完善定價及調價機制,水務企業才能真正實現市場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