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用料的公式計算,千萬別浪費資源
斜管主要用于各種沉淀和除砂作用。是近十年來在給排水工程中采用最廣泛而且成為一項水處理裝置。蜂窩斜管填料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高,占地面積小等優點。適用于進水口除砂,一般工業和生活給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以及尾張濃縮等處理,即適用于新建工程,又適用于現有舊池的改造,斜管均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評價組合填料的主要指標依據以及性能要求的4大方面評價蜂窩斜管填料的主要指標及其含義如下:1、單位體積中的斜管個數(n)。常用每立方米填料層所含有的填料個數來表示(個/M3)2、比表面積((aT)。表示單位堆積體積的填料層所具有的表面積(M2/m3at=na0 式中,at為比表面積,M2/M3;a0為一個填料的表面積,m2/個。資陽蜂窩斜管那里買《資陽六角蜂窩斜管》 3、孔隙率(ε)。是指干塔狀態時,塔內填料層中空隙部分所占的體積與填料層體積之比。ε=(V0-V)/V0=1-V/V0 式中,ε為孔隙率,m3/m3;V為填料層中空隙的體積,m3;V0為一個填料層的總體積,m3。 4、蜂窩斜管填料因子和填料因子。干填料因子是填料未被液體潤濕時比表面積aT和孔隙率ε三次方的比值,即aT/ε3,表示氣體通過蜂窩斜管填料的流動特性。當有液體噴淋時,填料層部分空隙被液體占有,同時填料的比表面積也發生變化所以用一個實測的填料因了φ表示。 5、堆積重度(γp)。計算公式:γP=(1一ε)γM 式中,γM為材料重度,kg/m3。 在廢水的生物處理中,對蜂窩斜管填料的性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水力特性。要求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水力楊通,阻力小,流速均一。 2、生物膜附著性。有一定的生物膜吸附性能。 3、化學與生物穩定性。要求經久耐用不溶于有害物質,不會導致二次污染。 4、經濟性。要求組合填料價格便宜,貨源廣,便于運輸和安裝
斜管提高蜂窩斜管填料反應速率或進行同步脫氮,則使曝氣池前端的溶解氧濃度降低,斜管后端的溶解氧濃度略有升高。根據蜂窩斜管填料不同運行條件對池內溶解氧濃度進行控制。蜂窩斜管填料廠專家在處理污水中采用的加速沉降法,一般都是假定顆粒是非結絨性,因而在沉淀過程中沉速是不變的。但在混凝沉淀及蜂窩斜管填料污水處理中有活性污泥的情況下,顆粒在沉淀過程中,有繼續結絨的現象。因而斜管其沉速是加速的。 蜂窩斜管填料加速沉降法的基本假定: 沉降需要的管(板)長度是按縱向斷面內流速分布的最大流速控制。 顆粒沉降速度是加速的。且不考慮起始沉速。 蜂窩斜管填料管內水流為層流。 上向流蜂窩斜管填料在上向流蜂窩斜管填料中,凝聚顆粒的沉速隨時間t而加速下沉,如顆拉的沉淀加速度為山于不考慮起始沉速,則時間后的沉降高度。資陽蜂窩斜管那里買《資陽六角蜂窩斜管》蜂窩斜管填料近幾十年來各國不少給水排水工作者在努力探討“淺層沉淀”的應用,通過實踐和理論研究,獲得了蜂窩斜管填料沉淀技術的發展,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涉及淺層沉淀的有關論述,通過這些資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由淺層沉淀的概念發展至多層多格和蜂窩斜管填料技術的過程。 早在1880年英國即有幾種重力式分層沉淀設備的商業產品。1889年馮?貝司吐享( Von"Beohtolsheim)及賴伐爾 ( deLaval )曾提出“薄層分布”的沉淀概念并按此設計了蜂窩斜管填料沉淀設備。 1904年哈鎮( Hazon)根據實踐經驗首先提出:在沉淀中分散而非結絨顆粒的沉降效率,是以顆粒的沉降速度與池子面積為函數,而與深度、時間無關。如以理想蜂窩斜管填料沉淀池表達之,即可獲得大家所熟知的沉降效率關系式。 在理想蜂窩斜管填料池中,假定池內各點水平流速相同,進入池內的每一顆粒在沉淀過程中沉速不變,同時認為當顆粒沉到池底即不再浮起。活性污泥系統在啟動后,需要進行運行管理以保證組合填料正常的降解功能。運行曝氣量不足,則影響污泥的活性;曝氣量過高,會造成能源浪費。一般來說,曝氣池出水的溶解氧應控制在2mg/L以上;池內高負荷區的溶解氧濃度可以低于此值,但不宜小于0.3mg/L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及時監測曝氣池內各點的溶解氧濃度有利于對曝氣量進行控制。水力負荷、基質負荷的增加都會使曝氣池內各點的溶解氧濃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