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機械的破碎都是用外力施于被破碎的金屬上,克服金屬顆粒之間的內聚力使金屬產生破碎。
金屬的內聚力有兩種:一種內聚力作用于晶體內部的晶體各質點之間;另一種內聚力作用于晶體與晶體之間,即作用在晶界面上。兩種內聚力的物理性質相同,區別在于內聚力大小不同,前者比后者大很多倍。
內聚力的大小,取決于金屬塊中晶體本身的性質和結構,也與晶體結構中所具有的錯位和微裂紋等缺陷有很大關系。如果選擇晶體金屬的缺陷處破碎,不僅能省功而且又能保證要求的粒度,減少過破碎。達到這樣破碎的目的叫“選擇性破碎”。
實現選擇性破碎的技術方法是,被破碎的金屬應在體積粒層中承受全方位的擠壓,同時在晶體或微晶邊緣引發應力,料塊應承受組合負荷,包括剪切、彎曲和扭轉,最好還兼有拉伸。若具體到金屬破碎機上是,金屬在破碎腔中承受全方位擠壓;料塊彼此多次沖擊或沖擊到襯極上,料塊群的快速轉移;控制料層有一定密實度,并使金屬從破碎腔入口到出口,破碎力是逐漸增加。此外,若對料層采用高頻強烈振動作用,可使料塊彼此改變方向,從而可在料塊中產生交變剪切和彎曲應力。這種破碎方法稱為強迫內層振動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