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破碎理論
破碎理論,實質上就是闡明金屬破碎過程的輸入功與破碎前后金屬潛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明確輸入功是怎樣消耗的。為了尋找這種能耗規律和降低能耗途徑,許多學者從各種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形式的破碎功耗學說,其中公認的有表面積學說、體積學說和裂縫學說。
1.3.2金屬破碎機類型
1.3.2.1 金屬破碎機其工作部分由固定顎板和活動顎板組成。當活動顎板周期性地接近固定顎板時,借壓碎作用破碎金屬。因在兩顎板上的襯板有牙齒,故兼有劈碎和折斷作用。
1.3.2.2 易拉罐金屬破碎機其工作部分由固定的外錐和活動的內錐組成。內錐以一定的偏心半徑繞外中心線做偏心運動,金屬在兩錐體之間被壓碎和折斷。
1.3.2.3 塑料破碎機其工作部分是鉸接在轉盤上的鍾頭。金屬被高速旋轉的錘頭沖擊破碎并被帶到下面箅條篩,從篩孔排出。
1.3.2.4 彩鋼瓦金屬破碎機其工作部分是剛性固定在轉盤上的板錘。金屬被高速旋轉的板錘沖擊破碎并拋射到反擊板再次破碎,同時形成塊料之間的撞擊破碎,最后從機體下部排出。
1.3.2.5 廢鋼破碎機其工作部分基本從上部進料斗經第一級轉子破碎后落到第二級轉子后再進行第二次破碎,金屬從機體下部自由排出。
1.3.2.6 自行車破碎機其工作部分是做相向旋轉的兩個輥子。金屬給在兩輥之間,隨著輥子旋轉將金屬拉人輥間后被擠壓破碎。這種金屬破碎機是強制排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