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VSO125LR2N/22R-PPB13N00
A4VSO71DR/10X-PPB13N00
A4VSO71DRG/10X-PPB13N00
A4VSO71LR2/10R-PPB13N00
A4VSO71LR2D/10R-PPB13N00
A4VSO125DFR/22R-PPB13N00
A4VSO125DR/22R-PPB13N00
A4VSO125DR/22R-VPB13N00
A4VSO125LR2/22R-PPB13N00
A4VSO125LR2G/22R-PPB13N00
A4VSO125LR2N/22R-PPB13N00
A4VSO180LR2N/22R-PPB13N00
A4VSO250DFR/30R-PPB13N00
A4VSO250DR/30R-PPB13N00
A4VSO250DRG/30R-PPB13N00
A4VSO250LR2/30R-PPB13N00
在更換軸承時,應注意原軸承
的英文字母和型號,柱塞泵軸承
大都采用大載荷容量軸承,
最好購買原廠家,原規格的產品,
如果更換另一種品牌,應請教對軸承
有經驗的人員查表對換,目的是保持
軸承的精度等級和載荷容量。
A4VSO250LR2G/30R-PPB13N00
A4VSO250LR2N/30R-PPB13N00
A4VSO180DFR/22R-PPB13N00
A4VSO180DR/22R-PPB13N00
A4VSO180DRG/22R-PPB13N00
A2F0定量泵
A2F010/61R-PAB06
A2F010/61R-PBB06
A2F012/61R-PAB06
A2F012/61R-PBB06
A2F016/61R-PAB06
A2F016/61R-PBB06
A2F023/61R-PAB05
A2F023/61R-PBB05
A2F028/61R-PAB05
A2F028/61R-PBB05
A2F032/61R-PAB05
柱塞泵使用壽命的長短,
與平時的維護保養,
液壓油的數量和質量,
油液清潔度等有關。
避免油液中的顆粒對
柱塞泵磨擦副造成磨損等,
也是延長柱塞泵壽命的有效途徑。
在維修中更換零件應盡量使用原廠
生產的零件,這些零件有時比其它
仿造的零件價格要貴,但質量及穩定
性要好,如果購買售價便宜的仿造零件,
短期內似乎是節省了費用,但由此出帶來
了隱患,也可能對柱塞泵的使用造成更大的危害。
A2F032/61R-PBB05
A2F045/61R-PZB05
A2F056/61R-PAB05
A2F056/61R-PBB05
A2F063/61R-PAB05
A4VSO125LR2N/22R-PPB13N00
數字閥的出現,其與傳感器、微處理器的緊密結合大大增加了系統的自由度,使閥控系統能夠更靈活的結合多種控制方式。
數字閥的控制、反饋信號均為電信號,因此無需額外梭閥組或者壓力補償器等液壓元件,系統的壓力流量參數實時反饋控制器,應用電液流量匹配控制技術,根據閥的信號控制泵的排量。電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統由流量需求命令元件,流量消耗元件執行機構,流量分配元件數字閥,流量產生元件電控變量泵和流量計算元件控制器等組成。電液流量匹配控制技術采用泵閥同步并行控制的方式,可以基本消除傳統負載敏感系統控制中泵滯后閥的現象。電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統致力于結合傳統機液負載敏感系統、電液負載敏感系統和正流量控制系統各自的優點,充分發揮電液控制系統的柔性和靈活性,提高系統的阻尼特性、節能性和響應操控性。
相對于傳統液壓閥閥芯進出口聯動調節、出油口靠平衡閥或單向節流閥形成背壓而帶來的靈活性差、能耗高的缺點,目前國內外研究的高速開關式數字閥基本都使用負載口獨立控制技術,從而實現進出油口的壓力、流量分別調節。瑞典林雪平(Linkping)大學的Jan Ove Palmberg教授根據Backé教授的插裝閥控制理論首先提出負載口獨立控制(Separate controls of meter-in and meter-out orifices)概念。在液壓執行機構的每一側用一個三位三通電液比例滑閥控制執行器的速度或者壓力。通過對兩腔壓力的解耦,實現控制目標速度控制。此外,在負載口獨立方向閥控制器設計上,采用LQG最優控制方法。在其應用于起重機液壓系統的試驗中獲得了良好的壓力和速度控制性能。丹麥的奧爾堡(Aalborg)大學研究了獨立控制策略以及閥的結構參數對負載口獨立控制性能的影響。美國普渡(Purdue)大學用5個錐閥組合,研究了魯棒自適應控制策略實現軌跡跟蹤控制和節能控制。其中4個錐閥實現負載口獨立控制功能,一個中間錐閥實現流量再生功能。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Dresden)在執行器的負載口兩邊分別使用一個比例方向閥和一個開關閥的結構,并研究了閥組的并聯串聯以及控制參數對執行器性能的影響。德國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研究了負載口獨立控制的各種方式,并提出了一種單邊出口控制策略。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大學設計了雙閥芯結構的負載口獨立控制閥,并對其建立了非線性的數學模型和仿真。國內學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負載口獨立控制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浙江大學、中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均在此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方面取得相關進展。
負載口獨立控制系統,如圖13所示,其優點主要體現在:負載口獨立系統進出口閥芯可以分別控制,因此可以通過增大出口閥閥口開度,降低背腔壓力,以減小節流損失;由于控制的自由度增加,可根據負載工況實時修改控制策略,所有工作點均可達到最佳控制性能與節能效果;使用負載口獨立控制液壓閥可以方便替代多種閥的功能,使得液壓系統中使用的閥種類減少。
A4VSO125LR2N/22R-PPB13N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