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洗銅換熱器時,經常會發生“鍍銅”現象:在循環泵、清洗槽、接觸清洗液的碳鋼部件上,會有一層銅附著。 這些銅是清洗過程中,溶液里的銅離子被鐵還原出來的,處于活化狀態,極易被氧化。而氧化后形成的銅離子,在溶液中又會與鐵反應,發生置換反應,被鐵置換成原子態。如此反復進行,就會對碳鋼類的金屬產生嚴重腐蝕。
換熱器的銅管一般是脹接、焊接在碳鋼管板上,清洗時,銅管上的腐蝕產物被清洗液溶解,銅離子就會與鐵反應,被置換出來,相反的,鐵被氧化。這一過程使用普通的緩蝕劑是不能阻止的,這樣就會導致脹接口、焊縫處出現腐蝕,嚴重的會導致泄漏。
那么,怎樣阻止鍍銅現象呢?
可以在清洗液中加入銅離子掩蔽劑,利用掩蔽劑強大的絡合功能,將銅離子絡合。這種絡合是穩定的,形成的銅絡合物不再與鐵發生反應,阻斷了“銅離子---鐵---銅---銅離子”這一鏈式反應的發生。
至于掩蔽劑的使用量要取決于溶液中銅離子的含量,要保證銅離子可以完全被絡合,不至于再出現鏈式反應。初期的加入量為溶液總量的0.5--1%,隨著清洗的進行,若出現鍍銅跡象(可從懸掛的碳鋼試片判斷),可再次少量加入掩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