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于預制構件表面上的聲波頻率速度板上彎折速率相一致時造成的狀況。如圖所示3圖示,設某一時刻斜入射聲波頻率a抵達板上A點,使板造成震動,歷經時間t后,彎折波抵達B點,其光波長為λB,快速傳播為cB。這時候,如聲波頻率斜入射的視角θ適合,氣體波b以聲速c 經一樣一段時間t也恰好抵達B點,即λB=λ/sinθ,則在B點使板受激發因而產生新的彎曲波,恰好同A點傳來的彎曲波相吻合,于是使總的彎曲波振幅達到最大。這時,板將向其另一側輻射大量的聲能,在該頻率處的隔聲量將大幅度下降,而不再符合“質量定律”,此即所謂“吻合效應”。吻合效應只發生在臨界頻率fc處。fc同板的厚度、材料的密度和彈性模量等有關。噪聲對人的影響的頻率范圍主要為100~3150赫,應盡量避免這一范圍發生吻合效應。通常,可用硬而厚的板降低臨界頻率,或用軟而薄的板來提高臨界頻率(圖4)。
如圖3所示,斜入射聲波一點到達板上,導致振動,在時間T之后波達到B點,傳播速度為CB。激發因而產生新的彎曲波,恰好同A點傳來的彎曲波相吻合,于是使總的彎曲波振幅達到最大。這時,板將向其另一側輻射大量的聲能,在該頻率處的隔聲量將大幅度下降,而不再符合“質量定律”,此即所謂“吻合效應”。吻合效應只發生在臨界頻率fc處。fc同板的厚度、材料的密度和彈性模量等有關。噪聲對人的影響的頻率范圍主要為100~3150赫,應盡量避免這一范圍發生吻合效應。通常,可用硬而厚的板降低臨界頻率,或用軟而薄的板來提高臨界頻率(圖4)。
窗門構造品質輕,并且有間隙,因而隔音性工作能力比不上墻面。針對隔音性規定較高的門(隔音性為30~50聲貝),能夠 選用結構簡易的混凝土結構門框。但一般 是選用復合型構造的門框。這類構造的特性阻抗轉變能提升隔音性工作能力。密封性間隙都是確保窗門隔音性工作能力的關鍵對策。用工業生產氈做橡膠密封件較天然乳膠條為宜,特別是在是對高頻率噪音。對隔音性規定較高的窗,窗玻璃要有足夠的厚度(6~10毫米),至少有兩層。兩層玻璃不應平行,以免引起共振,降低隔聲效果。玻璃和窗框、窗框和墻壁之間的縫隙要封嚴。在兩層玻璃窗之間的周邊,應布置強吸聲材料,以增加隔聲量。在構造上要便于洗擦。圖5是各種隔音窗的隔聲特性曲線圖。為了避免窗玻璃之間產生吻合效應,隔聲窗的雙層玻璃應有不同的厚度,否則,在臨界頻率fc處隔聲值將出現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