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投資有望實現穩定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許召元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季度投資出現平穩增長局面是宏觀經濟的最大亮點之一,也是經濟運行態勢的一個重大變化。從2012年以來,我國投資增速逐年回落,下行壓力持續存在,成為影響經濟運行的最大變數。2012至2018年,投資增速從20.6%持續回落到5.9%,平均每年下降2.5個百分點。但2019年,幾類重點投資都有望出現穩定增長,扭轉以前逐年下滑的趨勢。
一是制造業和民間投資增速有望回升。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長4.6%,增速比1-2月回落1.3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下降了4.9個百分點。許召元分析,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一些出口型行業投資下降。由于民間投資中制造業占比很高,接近50%,制造業投資增速下滑帶動了民間投資走低,一季度民間投資增長6.4%,增速比去年全年的8.7%下降了2.3個百分點。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有望解決,特別是今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從4月1日開始實施,預計今年下半年以后,制造業和民間投資的增速會有明顯的積極變化!胺投資的關鍵在于民間投資,我們仍要像兩年前一樣,持續重點關注民間投資,提振民間投資!
二是基礎設施投資實現穩定增長。一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4%,增速比1-2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許召元表示,今年的基礎設施投資以補短板和5G、物聯網等新興基礎設施為主,更加強調投資效率和長遠的經濟效益,雖然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不高,但是比去年下半年略有回升,且實現相對穩定、可持續的增長。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各地區朝高質量發展邁進
從投資的內部結構分析,許召元表示,一季度投資呈現以下特征。
首先,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5.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比全部投資快13.0個百分點。許召元認為,這一方面是諸如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新業態發展處于較快的周期中。另一方面是我國在鼓勵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對新興業態采取相對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有助于新興業態的投資增長,進而優化投資結構。
其次,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4.3%,增速比1-2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6%,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增長7.8%,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投資增長2.9%,增速回落2.8個百分點。
“從全國各地區來看,仍然存在顯著分化的現象,有的地區投資增速明顯回升,也有的地區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但總體是向好的。比如,東北三省前兩年都出現過負增長,但今年1-2月份全部實現正增長,1-3月份投資增速達到2.9%!痹S召元繼續分析,西部地區投資增速也比去年明顯提升,這體現了欠發達地區的投資形勢不斷好轉,同時也反映了經過幾年調整,欠發達地區開始逐步走上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另外,東部地區的廣東、福建和浙江投資增速都在8%以上,北京和天津等經過去年的調整,現在投資增速也較快,同樣體現了經濟轉型比較早的地區,投資企穩回升的效果更加明顯。所以,從各個區域的投資增速變化可以看出,各個地方在向高質量發展道路轉型過程中有早有遲、有快有慢,但都有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