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糧庫專用密封槽廠家-24秒前更新
后者是用薄膜密封,每立方米施放磷化鋁5~6g,可以殺滅和霉菌繁殖,制止發熱和生芽,且能使已發熱的油菜籽迅速降溫。同時依靠油菜籽的呼吸作用,消耗糧堆中的氧氣,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形成低氧環境,有利于儲藏。從品質變化來看,這兩種方法對油菜籽都有一定影響,后者要略好于前者。但前者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它既適合于糧庫,又適合農戶儲藏。盡管這兩種方法儲藏油菜籽其品質都有所下降,但在2~3周的時間內控制了油菜籽發熱霉爛,維持了油菜籽基本穩定狀態,這就為待機晾曬、烘干贏得了時間。因此,仍不失為一種應急措施。;
296. 四、糧堆的密封與密閉儲藏
297. 60. 糧堆密封材料如何選用?
298. 我國通常采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復合薄膜作為密封材料,應用的溫度范圍一般在-15~55℃為宜,薄膜厚度規格不一,0.07~0.4mm。薄的抗拉力小,容易破裂,宜做密封罩,適用于氣壓平衡的密閉儲藏等
⑺凡不影響倉房建筑和工作的庫區如昆明直屬庫、柳州國儲庫,可種植爬墻虎或桿高冠大植物,以降低陽光對倉體的直接照射。;
565. 為了提高倉房的隔熱能力,要選用導熱系數比較小的材料,如膨脹珍珠巖、玻璃絲棉、發泡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并要注意材料層的排列,采用多層材料組合的吊頂,從而發揮各層材料的特性。如果復合結構的內側采用適當厚度的重質材料或用輕質材料夾芯,則能進一步提高其熱穩定性。采用新型節能冷光源替代白熾燈照明,也能減少倉內的溫升。
566. 2.3.3 倉房應具備既密閉又通風的性能
567. 倉房通風、密閉的性能對安全儲糧十分重要,門窗開啟通過自然或強制通風可以促進糧堆氣體交換,降溫散濕,防止儲糧發熱霉變。;
568. 降倉溫通風是倉房日常管理中,尤其是低溫儲糧管理中的一項操作較為頻繁、辛苦,經常需要在半夜開機,倉窗的自動開關是實現降倉溫自動操作的關鍵步驟,對延緩糧溫上升速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意義重大,而且改造投入不是很大,功效卻較為明顯,現有多個糧庫進行改造。
569. 實現糧堆通風的自動控制,還需要增加進風口的自動控制裝置與固定通風機,現只有少數糧庫的個別倉房實現了此功能,而每年的有限次數通風操作和投資費用較大的原因限制了在大多數糧庫的推廣。;
570. 倉房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對糧食保管、氣調儲藏或熏蒸殺蟲都有利,既可以減少糧食與外界空氣接觸,避免外溫外濕的影響和害蟲感染,使倉內糧溫、水分維持穩定狀態
收購入倉的儲備糧油必須符合標準:糧食必須是標準中等以上的新糧,油脂必須是二級以上的新油,并符合糧油衛生標準(詳見GB1350~1354-1999、GB2715-1981、GB2716-1985以及GB1534~1537-1986和GB10464-1989)。
首頁-糧庫專用密封槽廠家-24秒前更新
15如何進行糧面壓蓋密閉?
74. 糧倉氣密性對糧溫的影響
75. 氣溫對糧倉溫度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糧倉的隔熱保溫性能,而糧倉的隔熱保溫性能與其氣密性相關緊密。儲糧“三溫”的變化關系是氣溫影響倉溫、倉溫進而影響糧溫。倉房氣密性差會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和濕熱交換,受外界高溫影響,倉內溫度升高,在風壓差和熱壓差的作用下,通過屋頂、墻體等處的無形縫隙均可滲入糧倉,影響糧堆局部的溫度和含水量,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糧堆發熱霉變。在春暖之前對糧堆進行密封,可以減少倉內外的熱交換,延緩倉內溫度上升,低溫儲糧既能防蟲,又能延緩糧食的陳化,減少糧食污染,是世界公認較理想的儲藏方法。孟永青等 [6] 采用隔熱涂料、PEF 隔熱板、高強度絕熱板、積熱排除軟管、新型保溫通風口等材料對倉頂、墻體、通風道口、門窗等處進行了綜合隔熱氣密改造,結果表明改造后的倉房達到了低溫儲糧,糧溫得到有效控制,綜合隔熱由54s 增加到65s,常規儲存下常年使糧溫控制在22 ℃以下,各層平均糧溫控制在19 ℃以下。提高糧倉密閉性能和隔熱保溫性能,減少外界熱空氣因對流和傳導對糧倉溫度的影響,可維持相對較低的糧溫。;
76. 糧倉氣密性對熏蒸效果的影響
77. 熏蒸殺蟲效果與糧堆內熏蒸劑的濃度和有效濃度的維持時間有關,熏蒸是將藥劑以氣體形態進行殺蟲的過程。赫博爾規則表明,熏蒸殺蟲效果與糧堆內熏蒸劑的濃度和有效濃度的維持時間有關,在高濃度下保持較短時間或較低濃度下保持較長時間,其殺蟲效果相同。為達到熏蒸殺蟲目的,多數糧庫盲目加大藥劑用量,使熏蒸倉內的毒氣濃度在短時間內過高。經過實踐證明,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熏蒸時,延長密閉時間比增加濃度更重要。如果熏蒸過程中,倉房氣密性差,熏蒸氣體就會外泄,降低藥劑濃度,自身保護性使害蟲在剛接觸高濃度毒氣時會出現短暫的保護性昏迷,待倉內濃度降低后害蟲蘇醒,導致熏蒸殺蟲不,進而影響殺蟲效果,這直接關系儲糧安全。所以,糧倉氣密性不好,即使增加熏蒸劑的劑量,倉內或糧堆內的高濃度熏蒸劑也無法保持有效殺蟲濃度的時間,導致熏蒸次數增加,糧食中藥劑殘留量增多,害蟲抗性增強,污染環境,浪費人力、物力等惡性循環。因此,熏蒸前一定要進行氣密性檢測,查明漏氣原因,采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倉房氣密性,是確保熏蒸殺蟲效果的有效措施。;
78. 糧倉氣密性的檢測及相關標準
79. 檢測糧倉氣密性的方法有壓力衰減試驗法(PT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平衡壓力——流量平衡試驗法(PQ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PQ試驗法操作較復雜,并且費時較多,所以PT試驗法在的生產應用中較為普遍。壓力衰減試驗的主要做法是,根據通風口尺寸制作相對應的法蘭盤,在法蘭盤上固定不漏氣的蝶閥,蝶閥一端固定在倉房的通風口確保通風口與法蘭之間不漏氣,蝶閥另一端連接離心風機風筒。在該通風口對側通風口引出軟管連接壓力表(壓力表必須經過鑒定并在合格周期內),確保倉房所有門窗通風口關閉,過線孔等密封完全。使蝶閥處于打開狀態,若倉房內無覆膜則開啟風機往倉內充氣,若倉房內已有糧面覆膜則利用風機將空氣從倉房內抽出,使倉內外達到一定的壓力差后停機,當壓力差降低至預定值的一半時,用秒表記錄該時間,所需的時間即為 PT 試驗的壓力半衰期。因為糧倉漏氣,倉內外的壓力差會逐漸減少,根據倉房壓力半衰期,判斷倉房氣密性的好壞。在相同條件下測試,;
80. 壓力半衰期越長,糧倉的氣密性越好。澳大利亞相關標準規定,空倉初始壓力從2500Pa下降到150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一級倉,從1500Pa下降到7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二級倉,從500Pa下降到2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三級倉 。而我國規定平房倉氣密性以500Pa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三個等級,平房倉內薄膜密封的糧堆氣密性以 300 Pa 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二個等級,其中壓力半衰期大于等于5min的為一級倉,壓力半衰期不應低于40s。由此可見,國內糧倉氣密性要求遠遠低于澳大利亞三級倉標準。我國糧倉大多數氣密性都比較差,糧倉條件不足,這是制約我國儲糧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提高儲糧技術應用效果和降低保管費用,必須提高倉房的氣密等級。;
81. 糧倉易漏氣部位對氣密性的影響
82. 門窗、工藝孔洞易漏氣部位
83. 孔洞易漏氣部位主要有門窗、自然通風口、抽流風機口、進(出)風口、進(卸)糧口等。門窗孔洞是影響糧倉氣密性的主要漏氣點,一般結構的倉門都不能達到密封性要求,大都在門窗上加“H”形密封膠條,主要靠鉸鏈等連接件壓縮密封膠條,使其堵塞或減少泄漏縫隙,達到氣密要求。但倉房都有多扇門窗,并且面積比較大,門窗安裝精度不夠因漏雨或吸濕而引起的發熱,則多從糧面、倉墻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開始,然后再向糧堆內部及中下層發展。
210. 在發熱過程中,有的稻谷糧溫上升數天后溫升暫時減慢,以后再繼續上升。發熱上升的糧溫與糧食水分高低密切相關,即原始水分在15%以下的稻谷不會超過40℃,而水分在15%以上的就可能高于40℃,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較快。;
211. 31. 哪些現象是稻谷早期發熱霉變易于察覺的?
212. 稻谷局部水分,微覺潮潤,散落性降低,籽粒發軟,硬度降低,出現“霉蒸氣”,色澤開始微顯鮮艷,繼之谷殼潮潤掛灰、泛白,未熟粒偶見白色或綠色霉點等等。稻谷早期發熱霉變時溫度不高,米質尚未變化,是處理的關鍵時刻,如果以上現象繼續發展,將出現明顯的發熱霉變,米質將會發生明顯下降。;
213. 32. 儲藏期間稻谷為何容易發熱、霉變、生蟲?
214. 新稻入庫后,由于生理活性較強,呼吸旺盛,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水分,易造成糧堆內濕熱積聚。若濕熱氣流上升與糧面冷空氣接觸,就會形成結露現象。結露的部位一般在糧堆表層15cm左右為顯著,結露部位的稻谷水分增加迅速,因此,稻谷就會很快發熱。稻谷發熱與霉變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在梅雨季節,水分含量高達16%以上的稻谷就很容易發熱并馬上霉變
墻體垂直防潮層應有 可靠的搭接。墻體與室內地坪交接處應設置沉降縫,并應留有防潮層的變形余量
片中萬茜有一段一人分飾七角的戲,也是觀眾為贊賞的橋段。但在萬茜看來,這是一段“令人崩潰的往事”,“那場戲拍了一整天,拍了32條導演才喊cut,現在想起來都是‘崩潰’兩個字”。因為要模仿其他六個演員,萬茜請其他人錄下視頻發給自己,“我不停地看視頻,揣摩和模仿每一個人。特別感謝他們,因為劇本和臺詞在不斷調整,每變動一次,他們就會重新幫我錄一次。尤其是金士杰老師,我拍那場戲當天,他正好殺青可以離組了,但他特意留下來跟我交流和分享他的經驗。
糧庫專用密封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