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防蟲糧面走道板報價單-5秒前更新
;
340. ⑵“雙低”儲糧的關鍵是密封,倉房要符合儲糧與熏蒸的要求,容易密封
當普通貿易建筑層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筑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減緩分級與防破碎裝置:減緩雜質分級的有效的措施是主動清理,提高入倉的糧食質量,但過篩除雜會減少糧食的數量。被動的措施是在進糧口處增加布料器、分糧傘等裝置或采取中心管入糧、多點入糧等方式;減少糧食破碎的有效環節是控制干燥工藝參數,即選擇適宜的熱風溫度和降水速率,風溫過高、降水過快都容易造成糧粒爆腰;其次是控制糧食在提升輸送過程中的機械破碎,在深倉型的進糧口處增加溜槽、伸縮管或在減壓管內加導流器等,減緩入倉糧食的下落速度,可控制入倉糧食的破碎問題。
首頁-防蟲糧面走道板報價單-5秒前更新
2.當鋼結構糧庫尺度層層高大于5.5米(3.3米+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筑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2倍計算;當辦公建筑層高大于8.8米(3.3米×2+2.2米)時,不論層內是否有隔層,建筑面積的計算值按該層水平投影面積的3倍計算。
高度不足2.20m者應計算1/2 面積。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積:凈高在1.20m至2.10m 的部位應汁算1/2 面積
74. 糧倉氣密性對糧溫的影響
75. 氣溫對糧倉溫度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糧倉的隔熱保溫性能,而糧倉的隔熱保溫性能與其氣密性相關緊密。儲糧“三溫”的變化關系是氣溫影響倉溫、倉溫進而影響糧溫。倉房氣密性差會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和濕熱交換,受外界高溫影響,倉內溫度升高,在風壓差和熱壓差的作用下,通過屋頂、墻體等處的無形縫隙均可滲入糧倉,影響糧堆局部的溫度和含水量,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糧堆發熱霉變。在春暖之前對糧堆進行密封,可以減少倉內外的熱交換,延緩倉內溫度上升,低溫儲糧既能防蟲,又能延緩糧食的陳化,減少糧食污染,是世界公認較理想的儲藏方法。孟永青等 [6] 采用隔熱涂料、PEF 隔熱板、高強度絕熱板、積熱排除軟管、新型保溫通風口等材料對倉頂、墻體、通風道口、門窗等處進行了綜合隔熱氣密改造,結果表明改造后的倉房達到了低溫儲糧,糧溫得到有效控制,綜合隔熱由54s 增加到65s,常規儲存下常年使糧溫控制在22 ℃以下,各層平均糧溫控制在19 ℃以下。提高糧倉密閉性能和隔熱保溫性能,減少外界熱空氣因對流和傳導對糧倉溫度的影響,可維持相對較低的糧溫。;
76. 糧倉氣密性對熏蒸效果的影響
77. 熏蒸殺蟲效果與糧堆內熏蒸劑的濃度和有效濃度的維持時間有關,熏蒸是將藥劑以氣體形態進行殺蟲的過程。赫博爾規則表明,熏蒸殺蟲效果與糧堆內熏蒸劑的濃度和有效濃度的維持時間有關,在高濃度下保持較短時間或較低濃度下保持較長時間,其殺蟲效果相同。為達到熏蒸殺蟲目的,多數糧庫盲目加大藥劑用量,使熏蒸倉內的毒氣濃度在短時間內過高。經過實踐證明,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熏蒸時,延長密閉時間比增加濃度更重要。如果熏蒸過程中,倉房氣密性差,熏蒸氣體就會外泄,降低藥劑濃度,自身保護性使害蟲在剛接觸高濃度毒氣時會出現短暫的保護性昏迷,待倉內濃度降低后害蟲蘇醒,導致熏蒸殺蟲不,進而影響殺蟲效果,這直接關系儲糧安全。所以,糧倉氣密性不好,即使增加熏蒸劑的劑量,倉內或糧堆內的高濃度熏蒸劑也無法保持有效殺蟲濃度的時間,導致熏蒸次數增加,糧食中藥劑殘留量增多,害蟲抗性增強,污染環境,浪費人力、物力等惡性循環。因此,熏蒸前一定要進行氣密性檢測,查明漏氣原因,采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倉房氣密性,是確保熏蒸殺蟲效果的有效措施。;
78. 糧倉氣密性的檢測及相關標準
79. 檢測糧倉氣密性的方法有壓力衰減試驗法(PT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平衡壓力——流量平衡試驗法(PQ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PQ試驗法操作較復雜,并且費時較多,所以PT試驗法在的生產應用中較為普遍。壓力衰減試驗的主要做法是,根據通風口尺寸制作相對應的法蘭盤,在法蘭盤上固定不漏氣的蝶閥,蝶閥一端固定在倉房的通風口確保通風口與法蘭之間不漏氣,蝶閥另一端連接離心風機風筒。在該通風口對側通風口引出軟管連接壓力表(壓力表必須經過鑒定并在合格周期內),確保倉房所有門窗通風口關閉,過線孔等密封完全。使蝶閥處于打開狀態,若倉房內無覆膜則開啟風機往倉內充氣,若倉房內已有糧面覆膜則利用風機將空氣從倉房內抽出,使倉內外達到一定的壓力差后停機,當壓力差降低至預定值的一半時,用秒表記錄該時間,所需的時間即為 PT 試驗的壓力半衰期。因為糧倉漏氣,倉內外的壓力差會逐漸減少,根據倉房壓力半衰期,判斷倉房氣密性的好壞。在相同條件下測試,;
80. 壓力半衰期越長,糧倉的氣密性越好。澳大利亞相關標準規定,空倉初始壓力從2500Pa下降到150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一級倉,從1500Pa下降到7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二級倉,從500Pa下降到2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三級倉 。而我國規定平房倉氣密性以500Pa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三個等級,平房倉內薄膜密封的糧堆氣密性以 300 Pa 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二個等級,其中壓力半衰期大于等于5min的為一級倉,壓力半衰期不應低于40s。由此可見,國內糧倉氣密性要求遠遠低于澳大利亞三級倉標準。我國糧倉大多數氣密性都比較差,糧倉條件不足,這是制約我國儲糧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提高儲糧技術應用效果和降低保管費用,必須提高倉房的氣密等級。;
81. 糧倉易漏氣部位對氣密性的影響
82. 門窗、工藝孔洞易漏氣部位
83. 孔洞易漏氣部位主要有門窗、自然通風口、抽流風機口、進(出)風口、進(卸)糧口等。門窗孔洞是影響糧倉氣密性的主要漏氣點,一般結構的倉門都不能達到密封性要求,大都在門窗上加“H”形密封膠條,主要靠鉸鏈等連接件壓縮密封膠條,使其堵塞或減少泄漏縫隙,達到氣密要求。但倉房都有多扇門窗,并且面積比較大,門窗安裝精度不夠
中、下層糧食水分每月至少檢測1次。以現場快測為主,普查時用標準法測定。
123. √蟲害、鼠雀檢查:堅持 “以防為主、結合”的方針,蟲害工作做到“安全、經濟、有效”,蟲害檢查一般與開口取樣檢驗水分一 起進行。每天應檢 查有無鼠、雀活動危害。
124. √檢查結露:季節交換期,應加強對表層結露的檢查。主要通過在苫蓋蓬布上走動,來感覺糧堆表層散落性的變化,分析是否出現凝結,有疑點的進行開口檢查。
125. √風、雨、雪天氣:應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26. 為了減少儲糧損失,保持儲糧品質,露天儲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管理規范的制定和完善。露天儲糧在技術使用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復雜性和困難性。要保證其安全儲藏,就必須健全和完善露天儲藏管理措施。②不同露天儲糧形式的技術規程的制定和完善 。目前,露天儲糧已有相當的規模,但對于如何管理好這些糧食,雖然各地有一些管理辦法和技術手段,但都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普遍適合的規范性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
一般混凝土的熱膨脹系數為11-6/℃,當溫度下降2~25℃時造成的冷縮量為2~2.51-4,而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只有1~1.51-4,因而冷縮常引起混凝土開裂。化學收縮:水泥水化后,固相體積增加,但水泥-水體系的體積則減小,形成許多毛細孔縫,高強混凝土水膠比小,外摻礦物細摻合料,水化程度受到制約,故高強混凝土的化學收縮量小于普通混凝土。當混凝土發生收縮并受到外部或內部約束時,就會產生拉應力,并有可能引起開裂。
防蟲糧面走道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