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是全球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GDP總量(國內生產總值)實現歷史性突破,突破百萬億,比上年增長2.3%。
2020年,中國空壓機行業大約有280家螺桿機生產企業,其中活躍的企業大約有100家。中國的螺桿機數量大約60萬臺,比2019年增長了10萬臺左右。而無油機包括干式無油空壓機和水潤滑螺桿空壓機,增長很快。
以上這些數據說明什么?說明在疫情之下,中國空壓機行業仍得到長足發展。疫情甚至催生了對空壓機的更多需求?諌簷C的增長不僅表現在量上,也表現在質上。
渠道是空壓行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理商是設備生廠和終端客戶之間的橋梁、紐帶和粘合劑。2018年的數據顯示,全國大約有2萬家空壓機代理商,其中活躍的有6000家左右。中國代理商隨著行業發展,成長也很快。
梳理一下行業和代理商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代理商們的活躍和發展是中國空壓機行業如今繁榮和進步的重要原因,評價一句“中流砥柱”并不為過。
目前市場上較有知名度的大多數整機、后處理等國產品牌,其創始人幾乎都是從代理商做起。他們在代理商時期完成了資金積累、資源積累、技術積累等,轉而向著新賽道奔跑。
有的代理商則在服務上做深做精,他們靈活機動,針對不同市場,細化服務方式,采取差異化措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客戶要求。
同時,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服務商等這些模式的嘗試與發展也是代理商們不斷做大做強自身業務的探索與實踐。
但看到不少代理商們高度活躍的同時,我們也不斷聽到代理商們吐露的煩惱:“利潤越來越薄,越來越賺不到錢了!
當我們思考代理商群體“貧富不均”這種現象時,究其本質,我們認為市場對代理商群體的定位以及發展模式的認知存在偏差。
代理商觀念、模式的轉變
我們該怎么定義空壓機代理商這個群體?
開宗明義,我們認為代理商是連接生產廠商和終端客戶的紐帶?諌簷C的品牌、空壓機的技術是生產廠商的,那代理商有什么?是客戶。手里有客戶資源是代理商的價值所在。
因此,真正意義上的代理商是直接服務于終端客戶的群體,不管你服務的客戶是大是小、是多是少,不管你是夫妻店還是帶團隊,只要連接終端客戶,你就屬于代理商群體。
那么,紐帶的作用如何體現?難道只是買賣機器,轉手賺個差價的“中間商”角色嗎?
當然不是。
曾經代理商們可以憑借供需不平衡、信息不透明,輕輕松松賺差價,穩穩當當做中間商,那是時代的紅利。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這種紅利已隨著那個時代的過去而消逝。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這個信息爆炸、扁平化,節能減排、綠色發展觀念深入人心,物聯網、智能化改變生活的時代,代理商要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效益,必須轉變觀念。
代理商要把觀念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以客戶為中心的本質是什么?即代理商從關注產品到關注客戶需求、關注服務。產品是什么,產品是服務的載體。
以裝修為例,他需要的是賣裝修材料的公司嗎?不是,他需要的解決方案,你能把他的家打造成什么樣,這就是服務商。
服務的本質是什么?是保障。比如在汽車4S店,客戶并不關心油是哪里買的、過濾器是哪里買的,這些對他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保障。
同理,代理商要提供給客戶的不是空壓機或是配件,而是一份保障。
這份保障的狀態是什么?是安全、穩定、節能的用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節能模式。為什么做賣氣、節能、合同能源管理的代理商,他們的利潤比買賣機器要高,因為他需要技術,做節能有技術壁壘。
這也是不少代理商嘗試做合同能源管理卻失敗的原因。因為節能模式不是簡單地置換節能空壓機,而是需要諸如計量、管道等相關知識的技術支持。
培訓與背書的必要性
因此,可以這么說,當那個憑借買賣機器就可以躺著賺錢的時代過去之后,空壓機代理商的門檻早已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低門檻”。新入門的代理商或者想實現角色轉換的代理商,需要一系列培訓加持、背書加持,打造或升級技術、品牌實力。
比如對空壓站的理解,對物聯網的認知,對測量、管道等知識的儲備。再比如,怎么將數據為我所用,怎么利用廠家、第三方等合作方的能量。這些都是代理商需要學習和加強的部分。零碎的學習、實踐的摸索當然可以增加了解,但系統的培訓更有利于代理商拓寬知識面。
總之,“與時俱進”不是一句假大空的口號,而是行業發展對個人或企業的切實要求。新時代下的空壓機代理商,并不只是一個買賣渠道,而是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不是中間商,而是服務商,他們通過自己的技術和服務為客戶創造安全、穩定、節能的用氣環境,為行業發展及國家節能減排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