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透平式壓縮機組安全運行,油路必須干凈,不夾帶雜質。因為即使是極少量雜質進入高速運行的軸承、密封、調節閥以及共用一個油系統的汽輪機軸承和調速器等也可能引起嚴重故障,使軸承燒壞,使調節閥、調速器失靈,危及整個機組安全運行。
因此對新安裝好的油路系統必須進行認真地清洗,清除夾帶在管路及其附件內的油污、鐵屑、焊渣、氧化物、塵土等雜質,保證油路暢通,調節機構動作準確靈敏和機組安全運行。每次對機器深度檢修后,油路系統也應進行清洗。
油路清洗方法一般是在正常操作壓力下,用機組運行用的油在系統內進行循環,讓油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驟冷驟熱。驟冷驟熱溫度可根據具體油系統來定,某廠規定合成氣壓縮機油系統加熱至75℃,驟冷至50℃,有的廠規定驟冷的溫度比此要低些。一般要求冷卻和加熱的時間越短越好,但由于油系統的油量很大,散熱面積大,加上加熱和冷卻設備能力的限制,常常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來實現上述要求,一般要求在1~2h內從低溫加熱到高溫,保溫2h,再用1h降低到低溫,保溫2h后再加熱,如此反復進行,造成熱沖擊。在冷卻的同時用木榔頭按油路走向順序敲打管壁,特別是焊縫處、彎頭部分,進行振動,使氧化物、焊渣等松動脫落。
為了使油沖洗進行得又快又好,除上述基本方法外還可采取如下措施:間斷開停油泵及關開油路閥門,使沖洗油在管內產生旋渦流動;向管內充入氮氣,使沖洗油在管路內產生紊流,以提高沖洗效果;設法提高油的流速,加大沖洗油流量,為此,可以另外加用一個適當規格的油泵,增加管內的油流量。
清洗前的主要準備工作如下:
1)油箱內部進行人工清理,清洗干凈,最后用無毛棉布擦干,并用面粉團(用油調制)把臟物沾掉。清洗干凈后,注入油箱儲油量60%以上的清洗油。
2)油冷器、過濾器等油系統設備及管路,能夠拆卸的要盡可能拆開檢查,并進行人工清洗。特別是那些油流的死角部分要仔細清理,因為那些地方存有雜質不易沖出,如不仔細清洗將影響質量甚至還要返工重新拆卸檢查。
3)現場配制的管道要先清洗干凈。如為碳鋼管,要求進行酸洗;如為不銹鋼管,則用蒸汽吹掃干凈。然后用空氣吹干。所以在配管時要考慮到這一步工作,適當加幾對法蘭,以免全部焊死而無法處理。
4)將潤滑油、密封油、調速油過濾器內各過濾元件拆除,待油洗完后再裝入過濾器內,裝上用兩層以上100目不銹鋼絲包上的臨時濾芯。
5)油清洗后即要正式運行,所以希望所有管路都能進行油清洗。因此要求主、輔油泵及驅動機在清洗前全部單機試車完畢,并處于備用狀態,以便在油清洗中兩臺泵都有機會運轉,以除去管路及泵內存有的雜質。
6)按油清洗各階段的具體要求接好臨時管線及盲板。
7)還有要裝好前面提到的濾網和除渣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