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農業農村大數據已成為現代農業新型資源要素,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當前,大數據正快速發展為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農業農村是大數據產生和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是我國大數據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正在與農業產業全面深度融合,逐漸成為農業生產的定位儀、農業市場的導航燈和農業管理的指揮棒,日益成為智慧農業的神經系統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關鍵要素。
二、建設條件
1.產業優勢。巴彥淖爾地處河套地區,位于北緯40°~42°之間的世界農作物種植黃金帶上,晝夜溫差大、光照資源豐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里的農牧業十分發達,農牧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優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小麥、葵花、蜜瓜、番茄、枸杞、肉羊、有機奶等名優產品,農畜產品出口量已位居內蒙古自治區之首。因此,建設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具有很大的優勢。
2.自然優勢。巴彥淖爾市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3.7℃~7.6℃。巴彥淖爾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烏拉特高原為100~200毫米,河套平原為130~285毫米,陰山山地為200~300毫米。因此巴彥淖爾市較低的氣溫和干燥的氣候有利于服務器的散熱。
3.生產成本優勢。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處于蒙西電網,符合產業規劃的用于云計算和大數據的電價為0.26元/kwh;土地出讓金9.9萬元/畝,對投資額大、科技含量高的的重大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工業用水2元/噸;普通員工工資2500-2800元/月,管理人員工資3200-4200元/月。
三、建設內容
為農牧業各類數據服務企業存儲數據,提供農牧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利用新興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采用“1+9+N”模式,即“1個平臺、9大板塊、N個應用系統”,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牧業產業鏈深度融合,實現農牧業生產智能化、管理在線化、經營網絡化、服務在線化,推動傳統農牧業向智慧農牧業的轉型升級。
一個平臺,即云計算平臺。爭取成為國家農業數據云平臺基地或者子節點。按照《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文件明確了“建成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2021-2025年)”的路線圖。而之前,則先引進農業云計算政府信息中心或者公司在巴彥淖爾市設立云計算基地。
9大板塊。是指基于國家農業數據云平臺或者地方政府和企業平臺,建立各種農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包括:農業種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中草藥、農產品電商、“天賦河套”品牌以及其他農產品品牌、涉農金融產品、智慧鄉村、產業扶貧9個大數據服務平臺。為巴彥淖爾市及全國農民、企業和鄉村基層組織權提供大數據服務。
N個應用系統,則是企業和創客基于上述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服務平臺開發的各種應用軟件,APP等。
四、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30000萬元。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寫大綱
一、總論
1.1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工程項目名稱、建設單位
1.2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背景
1.3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4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概況
1.5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
二、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市場分析
2.1 行業發展情況
2.2 市場競爭情況
2.3 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2.4 該項目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分析
2.5 項目企業綜合優勢分析
2.6 項目產品市場推廣策略
三、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3.1 產品方案
3.2 產品應用領域
3.3 產品特點
3.4 產品營銷策略
3.5 建設規模
四、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地區建設條件
4.1 區位條件
4.2 自然地理
4.3 產業園區發展狀況
4.4 項目所在地基礎設施
4.5 社會經濟條件
五、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工藝技術方案
5.1 設計指導思想
5.2 設計原則
5.3 項目主要原輔材料
5.4 項目生產工藝
5.5 產品生產技術方案
六、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廠區建設方案及公用工程
6.1 廠區建設方案
6.2 公用及輔助工程
七、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環*境保護
7.1 設計依據
7.2 項目施工期環保措施
7.3 項目運營期環保措施
7.4 環/境保護估算
7.5 環/境影響綜合評價
八、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節約能源
8.1 用能標準和節能規范
8.2 能耗分析
8.3 節能措施綜述
九、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消防
9.1 設計依據
9.2 安全教育
9.3 勞動安全制度
9.4 勞動保護
9.5 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
9.6 消防設施及方案
十、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組織機構及勞動定員
10.1 管理機構設置原則
10.2 管理機構組織機構圖
10.3 勞動定員和人員培訓
十一、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1.1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11.2 項目實施進度表
十二、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招投標
12.1 項目招標目的
12.2 招標原則及招投標方案
十三、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估算及資金籌措
13.1 工程概況
13.2 編制依據
13.3 其他費用及預備費說明
13.4 項目估算
13.5 資金籌措與使用計劃
十四、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財務評價及社會效益分析
14.1 財務評價
14.2 營業收入及稅金測算
14.3 成本費用測算
14.4 利潤測算
14.5 財務分析
14.6 項目盈虧平衡及分析
14.7 財務評價結論
14.8 項目社會效益評價
十五、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15.1 風險因素識別
15.2 風險防范對策
十六、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可行性研究結論建議
16.1 結論
16.2 建議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的重點將放在政策可行性(前提:項目的建設必須滿足項目建設地的相關規劃政策)、市場可行性(基礎:沒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服務,就沒有的價值)、技術可行性(先決條件:項目產品技術或工藝能夠滿足生產的需求)和財務可行性。
選取項目建設地近五年同類型項目的相關參數作為基數,同時綜合考慮項目自身特點、產品/服務目標群體的接受度、項目覆蓋市場區域、未來市場發展潛力等因素,建立財務預測模型,以求能夠更加貼合市場實際情況。
智慧農牧業云計算平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周期及費用需根據具體項目情況而定,編制費用主要與項目所屬行業及規模有關,編制周期主要與項目所屬行業及企業能夠提供的基礎資料有關。詳細情況歡迎撥打全國服務熱線
156-2135-8721聯系人:郝東(來電優惠)